自去年10月以来,科笛-B(02487)股价基本处在下行通道。今年2月3日,科笛盘中股价触及最低3.73港元,创下自上市以来新低,较去年10月高点18.26港元区间下跌79.57%。对于目前的科笛而言,在新一轮的港股通检讨中“出通”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恒生综指将于2月21日迎来新一轮检讨结果,本次调整将在3月10日正式生效,港股通也将对应调整。当前科笛检讨期内日平均市值约26.17亿港元,远低于40亿港元的保通标准线。
实际上,在港股市场若股票一旦有出通迹象,一部分投资人就会开始抛售股票。而在这个过程中,便有可能出现短线投资人通过做空让股票进一步下跌现象,从中套利。这就导致部分股票处于出通边缘时会触发踩踏效应,而这或许就是科笛自去年10月股价一路滑坡的原因之一。
但就在股价触底后,科笛近日成交量、换手率却突然放大,一周内股价涨逾20%,出现股价向上突破趋势,反常交易背后似乎有资金正在抓住科笛出通前的最后买入机会。
短期上行通道打开,港股通资金加速买入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在2月7日之前,科笛的股价一直运行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下方。但2月7日,科笛大幅收涨21.78%,股价顺势站上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与此同时,10日均线停止下探与5日均线交叉,此后维持与5日均线并头向上趋势。
不过另一方面,科笛当前60日长期均线仍处于下行趋势,当前股价仍在MA60下方,反映出其虽然短期反弹动能较强,但股价仍处于历史低位且长期空头格局尚未出现根本转变。
从量能趋势来看,科笛在2月4日触及地量后在次日便出现量能回升,达到584.74万股,2月7日伴随大涨放出历史天量4358.68万股,显示短期多头正不断为上攻蓄能。结合MACD指标来看,MACD快线(DIF)在1月28日由下向上穿越慢线(DEA),形成“零下金叉”,随后MACD柱状图持续翻红,显示出短期反弹信号。
而在2月7日后的5个交易日,科笛则进一步确认了短期上行通道的打开。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月10日至12日,科笛股票成交量出现激增,从1759.10万股增至7323.24万股,三日换手率分别为5.52%、8.13%和22.99%,显示出日渐活跃的交投情况。但2月12日,科笛虽然大幅收涨,量比持续高于1,验证其股票活跃度较前几日提升明显,但当日K线依旧拉出一根长上影线,且委比达到-95.79%,一定程度表明其面对的卖盘压力显著,后续资金承接力或决定此轮反弹行情的持续时间。
另外从布林线来看,科笛2月12日股价已突破布林线5.23港元上轨位。通常来说,股价突破布林线上轨会被视为超买信号,短期回调概率增大,但在2月13日和14日,科笛股价继续上攻,布林带开口继续扩大,或预示股价拉升趋势仍将延续。
而从经纪商交易情况来看,港股通渠道无疑是科笛近20日以来的主要买方。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近20日,科笛买方前三席分别为中国创盈、中国投资和浦银国际,分别净买入676.36万股、490.14万股和300.00万股;
有买就有卖,卖方席位来看,富途证券为最大卖出者,共计卖出869.54万股;招银国际和中金为第二、三大卖方,分别卖出544.30万股、250.30万股。仅在2月14日,中国创盈作为科笛当日最大买方,净买入超过150万股,足以看出港股通资金对科笛的青睐。
从港股通持股数据来看,自去年以来,港股通对科笛的持股比例便一直增长,已从去年11月上旬不足5%增至今年2月13日的10.53%。
对于一只即将“出通”的股票而言,港股通此时持续买入一定程度说明资金看好其长期价值,但持续增高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对其而言亦是一种“负担”。
根据规则,一家企业被调出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不能进行买入操作,只能将持有公司股票卖出。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被调出港股通,内地投资者不仅不能继续贡献流动性,反而会成为抛压盘。根据目前科笛的港股通持股比例,一旦公司被调出港股通,逾10%股份的抛压盘或会对期短期股价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未来何以撑起估值?
虽然近期科笛股价上攻喜人,但由于新一轮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在即,科笛或难免受到影响。
以去年9月10日的港股通名单调整为例,据LiveReport大数据,被剔除港股通的股票于9月10日的股价平均下跌10.47%,平均成交额萎缩51%。其中,85%的公司股价下跌,94%的公司流动性萎缩。也就是说,一旦出通后遭到“股价、流动性双杀”,股票的短期价值将下挫明显。对于科笛来说,未来何以撑起估值以再次达到“入通”标准或许才是关键。
其实,自上市以来,科笛估值被市场抑制,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在于其研发管线吸引力有限,在于其大部分都是以收购或者License-in方式填充,而自主研发的项目并不多。当前港股生物医药投资逻辑出现一定转变。当资金面对二级市场震荡时,挖掘具有稳定“造血预期”以及有成熟商业化潜力的标的,便成为投资者获得正收益的关键要素。而造血却是当前科笛的一大薄弱环节。
从公司当年的招股书数据来看,由于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或商业化初期,科笛的业绩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科笛集团分别实现营收为0、203.8万元、65.8万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999亿、3.195亿和2.52亿元,累计亏损约为7.7亿元。直到2023年实现完整商业化年度后,科笛亏损的现象仍未好转,其2023年实现净亏损19.64亿元。
从成本端来看,科笛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研发成本高企。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成本分别达到1.62亿元、1.11亿元和0.83亿元。2023年,公司研发成本再度高达2.16亿元,同比增长19.3%。正如科笛此前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计划继续提升在药物发现、开发及生产方面的技术能力,而这一过程须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
另一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51.6%,同比减少18.2个百分点,这或许也是影响其估值的原因之一,而这主要是由于科笛当期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的毛利率变动(新增护肤品管线毛利率低于原有毛发管线)。
目前来看,科笛的收入主要还是依赖法国小白管这一款单品,容易收到市场波动影响,加之公司无论盈利还是造血都还在早期阶段,想象空间难以打开。或许在后续优化营收结构或是实现规模造血后,公司的内在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兑现,进而支撑自身估值回归。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