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据中国基金报,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多位券商人士表示,当前财政周期序幕已经开启,财政逆周期发力方向确定,中央财政还有较大发力空间。
一、中金公司:未来一年或可释放财政空间1.36万亿元相当于2023年GDP的0.86%;
二、国泰君安证券黄汝南:化债力度占隐债总额接近70%从源头上降低地方隐债再次扩张;
三、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表示,从化债思路来看,本次会议重点提及了化债工作思路发生的根本转变;
四、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表示,此次化债规模高于市场预期,预计将大幅减轻地方政府压力,有利于长期风险偏好回升;
五、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总体上看,此次债务置换规模力度很大,体现了发展中化债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同时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
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从规模上看,本次财政一揽子方案“诚意足、力度大”,既有确定的“10万亿元+”规模,也有想象空间大的待定规模,2025年财政政策也将“更加给力”;
七、天风证券吴开达:由被动到主动化债预计12月政策依旧可能升级;
八、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表示,“防风险”为主导,政策逐步积极发力;
九、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表示,用于化债的增量地方债规模为6万亿元,分2024年—2026年三年实施,每年2万亿元,这一规模符合市场中性预期;
十、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表示,在接下来的重要会议中,增量财政政策将陆续出台,我们需要对政策保持信心和耐心。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