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锂矿龙头接连出现大笔预亏,使得于底部静待反转的锂电板块气氛更显“愁云惨淡”。
公告显示,天齐锂业(09696)预计2024年全年净亏损将达到71亿元至82亿元之间,亏损幅度大概率将超过上年同期72.97亿元的净利润;赣锋锂业(01772)也遭遇上市以来首亏,预计24年净亏损将达14亿-21亿元。
而从锂电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年报预告来看,受到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拖累,不仅锂矿“双雄”业绩失速,在正极、负极、电解液乃至隔膜等材料领域相关厂商业绩表现也普遍承压。
上游龙头双双巨亏,锂电板块业绩表现分化
纵观锂电产业链各细分领域的业绩预告,一众企业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既有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下降,也有公司实现逆风增长。
在上游锂矿资源及锂化合物生产领域,除了两家龙头之外,盛新锂能(002240.SZ) -0.090 (-0.660%) 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亿元—6.9亿元,同比下降178.32%—198.26%;
受锂云母提锂生产成本较高影响,2023年亏损近4亿元的江特电机(002176.SZ) -0.060 (-0.810%)
2024年仍然未能扭亏,预计2024年亏损2.36亿元至2.85亿元;
拥有国内唯一在产的大型锂辉石矿山的融捷股份(002192.SZ) -0.430 (-1.307%) 虽未亏损,但业绩同比出现下滑,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元—2.3亿元,同比下降39.53%—50.04%。
此外,也有少数锂企实现净利润增长,例如雅化集团(002497.SZ) -0.140 (-1.069%) 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亿元—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6.26%—720.6%。公司方面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锂盐产品销量大幅增加。
正极和电解液厂商大多也没能逃脱碳酸锂行情低迷的影响。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300073.SZ) +0.810 (+1.960%)
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0亿元至5.20亿元,同比下降76.61%至72.98%;天赐材料(002709.SZ) -0.250 (-1.275%)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40亿元至5.20亿元,同比下降76.73%至72.50%。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4年负极材料价格依旧呈现下滑趋势并在低位徘徊,负极材料厂商中科电气(300035.SZ) -0.380 (-2.513%) 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高增,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亿-3.25亿元、增长590%-680%,主要得益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销量较上年显著增长,且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强化了盈利能力。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4年中科电气旗下的中科星城取代了璞泰来旗下的江西紫宸,进入负极材料领域前三。
此外,道氏技术(300409.SZ) +0.010 (+0.067%)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扭亏为盈,其旗下公司广东佳纳已进入中国2024年三元前驱体前六行列。报告期内,公司三元前驱体和阴极铜出货量同比有所提升,且海外市场出货量占比增长,出口业务收入持续增加。
而除了盈利指标显著下滑以外,大规模减值恐将成为影响一众锂电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的另一项潜在风险。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加速低端落后产能的淘汰,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并购的锂电资产若业绩不达标,也可能出现较大减值。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发布了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已有中化国际、深圳新星、江特电机等多家企业计划进行减值,其中部分公司减值金额达到10亿元。
锂价持续寻底,行业停产“挺价”?
纵观2024年锂价走势,尽管并未如23年那般出现价格“大跳水”,但在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下,碳酸锂的价格依然走向了新低。根据鑫椤锂电数据,碳酸锂全年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2023年的均价下跌约65%。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细分来看,3—5月短暂的供需错配让碳酸锂的价格达到了年内高点,年底的海外矿山减产和下游需求超预期也支撑锂价有过小幅反弹,但受到供需双弱和新增产能累库的影响,全年价格中枢仍然整体趋于下行。
需求端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攀升,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
但美国、加拿大等多国宣布就中国动力锂电池加征关税,将对中国锂电池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关税加征细则,去年9月起,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动力电池将被征收25%的关税,较此前7.5%的税率大幅提高。2026年起,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也将从7.5%提高到25%。
而在供给端,由于全年锂价磨底,全年碳酸锂产量增速有所放缓,多个项目出现减产、停产,行业出清趋势愈发明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本轮锂价下行周期至今,已有八座澳矿宣布减停产,其中24年下半年有七座澳矿密集宣布减停产。
近期,天齐锂业也发布了关于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钾项目的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项目前期相关投入累计约14.12亿元人民币,本次项目终止预计将减少天齐锂业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约5.01亿元。
从以往周期来看,上游矿产的减停产往往是锂价止跌的重要风向标,行业供给下降或将使得后续成本重心抬升,锂价逐渐企稳。生意社分析称,阶段性的供需变化会造成短期行情的反复,碳酸锂短期内在成本线附近磨底震荡,预计2025年碳酸锂难改过剩格局,但整体供需状况有所改善。
押注海外矿产,中企非洲“寻锂”提速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在非洲出手布局锂矿资源,有望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的资源禀赋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资料显示,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矿床,是全球主要的锂资源供给方;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中国及美国等国;非洲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金)、马里、津巴布韦、加纳和纳米比亚五个国家,已探明锂总储量494万吨(金属量),其中不乏Manono锂矿、Goulamina锂矿和Arcadia锂矿等世界级的锂矿资源项目。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参股公司天华时代(与天华新能合资)就出资2.4亿美元收购了刚果(金)Manono锂矿项目24%股权。Manono项目矿石储量1.317亿吨,折合碳酸锂当量(LCE)为536万吨,是当时全球第三大锂矿项目。
2024年12月,赣锋锂业宣布旗下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是非洲最大的锂矿之一,目前已勘探的矿石资源总量约为2.11亿吨,对应锂资源总量约合714万吨LCE,平均氧化锂品位1.37%。据赣锋锂业披露,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项目二期年产能将计划扩建到100万吨锂精矿。
雅化集团位于津巴布韦的卡玛蒂维锂矿项目二期也在2024年全线投产。据了解,卡玛蒂维项目一二期将实现年处理锂矿石230万吨,年产出锂精矿35万吨。
此外,海南矿业(601969.SH) -0.060 (-0.871%) 、盛新锂能、中矿资源(002738.SZ) +0.180 (+0.503%) 等中资企业也均在非洲多国投资锂矿项目。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但锂资源尤其是锂辉石、锂云母等高度依赖进口。业内人士指出,非洲锂矿资源储量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若能克服电力、政治及环境等挑战,有望使得中国锂电行业降低对传统供应地的依赖,增强供应链韧性。
展望后市,多家投资机构认为锂电板块有望企稳回升。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锂电行业预计将在2025年二季度迎来三年来第一次供需形势的扭转;东兴证券也指出,在需求端增长仍具韧性背景下,板块景气度已走过最差的时刻且有望持续转暖,对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已逐步缓释,当前时点板块业绩已企稳且兼具弹性,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总体来看,如赣锋锂业等低估值优质龙头已具备价值修复的契机,储备资源的逐步兑现也有望带动上游企业业绩复苏,建议关注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及具备优质产能的头部厂商。
(A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