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已執行逾四十年,在2005年曾有所改革,容許港匯在7.75至7.85區間內窄幅波動。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日(9日)發表網誌,重申無意亦無需改變聯匯制度,指風險要管控,但不用自亂陣腳。
《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今日(10日)撰文指,隨著美聯儲更趨「鷹派」,美元融資成本上漲,香港應否維持聯繫匯率的討論再度浮面。由於中美之間息差擴至紀錄高,聯匯制度強迫本港貸款利率與美國綑綁,已顯得過時及需要調整(is outdated and needs a revamp)。現時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5%,而中國國債收益率跌穿1%則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降新世界(00017.HK)目標價至4元 料股價續波動
由於聯匯制度,香港不再是亞洲企業首選集資平台,蠶食了金融中心一大賣點。對大型股而言,在內地融資成本比在香港融資更低。舉例,香港主要地產商新世界(00017.HK) -0.220 (-4.721%) 沽空 $2.98千萬; 比率 31.996% 早前加大在岸人民幣融資力度以降低利息成本。公司去年8月曾獲得12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僅3.1%,而本港離岸銀行貸款當時平均利率為Hibor加1.1%,或約5.2%。
任氏提及,聯匯制度亦窒礙本地經濟。本港住宅樓市處於多年下行,但仍受累於負利差(租平過供),對準買家帶來消極影響。更甚者,本港新造樓按利率竟然高於深圳,屬歷史上首見。換句話說,當美聯儲已打「開口牌」,不會重返2008年金融海嘯後長期超低息環境時,香港是時候「向前走」及取回貨幣政策靈活性。
她指出,改革聯匯制度最大阻力在於時機及政治方面。過去多年曾有海外對沖基金押注聯匯「脫勾」,在港匯受壓時,監管機構或憂慮如何對聯匯有任何改動,或鼓勵更多投機行為及釀成金融危機。因此,監管機構只能「企硬」。但在較理想環境下(如現時港匯處於強方水平),監管機構則缺乏迫切感,選擇「不變應萬變」。當然,在龐大外儲外,市場亦不會質疑本港維持聯匯的能力。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基本情境料港銀2024年底和2025年底不會對新世界(00017.HK)業務敞口計入不良貸款 悲觀情境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比率將上升1.3個百分點
不過,任氏稱,重點在於聯匯制度的合適度多於維持聯匯的能力。在可見將來低成本資金來源是中國內地多於美國下,一個金融中心維持僵化(rigid)的貨幣制度並不明智。在鎂光燈外,監管機構應開始準備聯匯制度的有序轉變。(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1-10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