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發表研究報告指,中國人工智慧平台「DeepSeek」的推出,引發農曆新年以來大量資金流入人工智慧相關股票。當中,上游硬件相關股回報率為5.9%;中游軟件及服務相關股回報率為15.3%;下游應用相關股回報率為9.4%。
滙豐提及,南向資金主要流入網路、消費性電子、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人工智慧應用相關產業。同時,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均在去年第四季增加人工智慧價值鏈,尤其是上游硬體。該行補充,對於人工智慧投資最大分別是國內共同基金最大份額配置於上游硬件,而北向基金則青睞下游應用。另外,北向資金仍低配中國資訊科技行業,顯示仍有更多資金流入和重新配置的空間。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儘管內地科技股近期面臨回調風險 但仍然看到上行潛力
滙豐預期,人工智慧主題投資可能在短期內面臨阻力,主要由於人工智慧大價值鏈目前佔A股市場交易量50%以上,但僅佔A股市值的15%;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的估值可能會被拉高。 不過長遠而言,該行認為科企仍具有足夠的上升空間來進行重新評級,因為股市尚未反映出中國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
滙豐偏好五隻人工智慧價值鏈相關的「買入」股票。當中,上游硬件板塊為瀾起科技(688008.SH) +3.310 (+4.729%) ;中游軟件及服務領域板塊為深信服(300454.SZ) +17.600 (+20.002%) 及恒生電子(600570.SH) +2.760 (+8.571%) ;下游應用板塊為小米-W(01810.HK) +3.050 (+7.323%) 沽空 $18.37億; 比率 12.034% 和神州泰岳(300002.SZ) +0.430 (+3.045%) 。(js/u)
(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2-14 16:25。)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列出可直接受惠人工智能的中資股名單(表)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