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表報告指,受DeepSeeK帶動,自1月28日起,中概互聯網指數ETF(KWEB.US) 上升7%。儘管內地科技股近期面臨回調風險,但仍然看到上行潛力。因為行業估值仍然偏低,即使在反彈之後,行業的平均市盈率為14倍,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增長率料15%。該行認為,仍未反映政府潛在的宏觀刺激政策,以及AI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有意義的好處。
該行指人工智能有助提升盈利總目標市場(TAM),相信DeepSeek和Qwen 2.5模型是展示中國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LLM)能力的例子。由於中國互聯網公司可在技術進步及效率提升的帶動下看到結構性增長機遇,可能支持行業估值倍數維持在較高水平。
相關內容《大行》中銀國際升恒指今年底目標至25,700點 DeepSeek成功可提高中資科技股估值
另外,該行指出,外國投資者仍然低配中國互聯網。美國科技股2025年25倍市盈率與中國科技股14倍市盈率的估值差距,應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科技股。加上即將來臨的去年第四季業績季應普遍正面,或成為近期催化因素。
在配置方面,該行首選京東(JD.US) 、隨後依次為騰訊(00700.HK) +32.800 (+7.421%) 沽空 $49.81億; 比率 14.432% 、網易(NTES.US) ,最後為快手-W(01024.HK) +3.800 (+7.646%) 沽空 $16.59億; 比率 22.721% 。該行認為騰訊及快手受惠AI程度仍被市場低估。京東在AI升浪中相對落後,估值低,且有多項催化劑(末季業績料強勁,今年收入增長料加快等)。而網易受惠AI相對不直接,但新遊戲表現強勁,具有強勁產品線,料市場將上調對網易預測。(ha/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2-14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