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回顾
11月17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上证指数下跌0.46%,深证成指下跌0.11%,创业板指下跌0.20%,市场整体呈现小幅调整态势。主流宽基指数中,北证50上涨0.81%,涨幅相对居前。全市场共2,580余只股票上涨。港股主流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下跌0.49%,跌幅相对最小。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9108亿元人民币,相较上个交易日小幅缩量。
行业板块方面,计算机(1.67%)、国防军工(1.59%)和煤炭(+1.32%)板块涨幅居前,医药生物(-1.73%)、银行(-1.31%)和非银金融(-1.11%)板块跌幅居前。
昨日资金流向
昨日ETF细分种类上,上证50(23.18亿)、港股科技(+19.08亿)和黄金(+17.97亿)资金净流入居前。资金净流出方面,中证A500(-8.47亿)、化工(-4.99亿)和中证1000(-4.14亿)资金净流出居前。
从日、周和月三重维度出发,资金净流入方面,黄金和港股科技在三重维度上均位居前列,收到资金青睐。而在资金净流出方面,中证A500则始终保持在资金净流出的前列。
三、热点追踪
芯片
消息面上,华为计划于2025年11月21日发布一项AI调度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该技术通过软件优化将GPU(图形处理器)和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40%大幅提升至70%,显著释放硬件潜能。
券商研究方面,有关机构人士支出,华为技术的推出或将显著减少对英伟达等海外芯片的依赖,推动国产算力生态的完善。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2023年的约95%降至54%,而华为昇腾的份额则从23%跃升至28%,国产芯片整体份额达到38%(较2023年翻倍以上)。若技术实测达标,同等算力中心可支撑双倍模型规模,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强化国产芯片的性价比优势。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半导体ETF(159813)、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半导体ETF(589020)
新能源
消息面上,天合储能于近日分别与北美、欧洲、拉美三大区域的客户签订了合计2.66GWh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其中与北美区域客户签订的合同规模达1.08GWh。
券商研究方面,长江电新指出,储能再签GW级订单,看好26年量利齐升。量上,公司近期连续获得GWh级储能大单,包括北美、澳洲、欧洲、智利等区域,全球竞争力得到印证,目前在手订单突破10GW,支撑26年出货翻倍增长。其他机构人士也指出,储能行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国内外需求共振,新型储能“一芯难求”,头部电池企业持续满产,供需结构实现扭转。材料涨价品种不断扩散,储能景气度有望持续。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光伏ETF基金(159863)
化工
消息面上,针对11月12日有机硅行业开会协商减产的传闻,东岳硅材和兴发集团工作人员均回应“确有其事”。11月12日的会议仅为碰头会,11月18日将召开有机硅行业实控人会议,或将确定减产目标。目前多数有机硅厂商处于停报封盘状态。同时,昨日 ,工业级碳酸锂均价8.7万元/吨,较上个工作日价格上涨0.2万元/吨,涨幅2.35%;电池级碳酸锂均价8.95万元/吨,较上个工作日价格上涨0.25万元/吨,涨幅2.87%。
券商研究方面,有关机构指出,化工板块经历长期筑底,反内卷推进下上行想象空间广阔。10月PPI环比年内首次转正,投资社融的走弱也说明反内卷的效果逐步显现,涨价板块持续扩散。化工扩产周期接近尾声,草甘膦、瓶片、PTA、己内酰胺、有机硅、纯碱等行业陆续进行反内卷,化工行业整体盈利有望持续向上。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化工ETF(159870)
AI
消息面上,Gemini3首个发布与巴菲特持仓引发全球对谷歌AI的关注热潮与重估。同时,11月17日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券商研究方面,招商证券指出,过往阿里巴巴在AI方面的主要投入向B端AI基建倾斜,在全球开源模型中,Qwen系列模型排名第一。英伟达CEO在10月底的2025 GTC大会上表示,2025年以来,阿里通义千问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并持续扩大优势。而在C端,阿里巴巴此前推出通义APP及夸克AI对话助手,此次千问APP整合了阿里旗下的C端AI产品,全面对标GPT 5.1,并具有免费的优势,有望后续推动行业Chatbot向智能体升级,后续应关注C端APP DAU增长态势。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科创AIETF(589090)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组合持仓。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