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4日 13:10,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6.33%。成分股方面,芯源微领跌11.60%,江丰电子下跌9.17%,金海通下跌8.32%,华海清科下跌8.12%,富创精密下跌8.03%。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下跌6.07%,最新报价2.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月累计上涨22.22%。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19.55%,成交7798.3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日均成交9271.64万元。
截至2025年10月14日 13:10,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4.80%。成分股方面,芯源微领跌11.60%,燕东微下跌10.75%,华虹公司下跌9.37%,先锋精科下跌9.14%,源杰科技下跌8.45%。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下跌4.81%,最新报价2.4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3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2周累计上涨0.73%。
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21.53%,成交1.5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月日均成交1.82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14日 13:10,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下跌2.8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西部超导领涨4.24%,壹石通上涨2.66%,云路股份上涨2.29%;上纬新材领跌15.59%,德邦科技下跌7.91%,华特气体下跌7.76%。科创新材料ETF(588010)下跌2.87%,最新报价0.8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3日,科创新材料ETF近2周累计上涨1.75%。
流动性方面,科创新材料ETF盘中换手8.4%,成交2526.33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周日均成交3296.25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资讯】
1)存储板块:
威刚董事长表示存储市场“好到头痛”,存储于 8 月下旬突然开启缺货涨价,反弹早于供应商预期。DDR4 停产后供应缺口持续扩大,DDR5 与 NAND 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韩国厂商预计将宣布新品涨价,合约价或上调 20%-30%,产业链进入高景气周期。
2)AI 硬件与芯片链:
OpenAI 将与博通合作开发定制数据中心芯片,预计 2026 年量产部署,带动高算力芯片及相关供应链预期。同时纳微半导体确认支持英伟达下一代 800VDC 电源架构,AI 工厂与高压直流技术融合趋势加速。
【机构解读】
AI 基建与存储价格共振推动科技硬件链迎来双重催化:一方面,存储芯片从供需逆转进入涨价周期,有望带动模组、控制器及设备环节业绩修复;另一方面,AI 工厂算力布局深化,驱动功率器件、AI 加速芯片及电源架构全面升级。短线情绪或向存储与电源管理方向集中,中期主线仍在AI+国产书案例 逻辑。
【相关ETF】半导体 “产业+芯片+新材料”组合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覆盖A股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相关应用等核心环节,行业纯度高、代表性强。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及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022725;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022726):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样本来自科创板芯片生态(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且成份不超过50只,科创属性与成长弹性更突出。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 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成分集中在科创板的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与高性能聚合物/膜等细分方向,赛道纯度高。
规模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规模达4.09亿元,创近1年新高。
份额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份额达1.80亿份,创近半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半导体产业ETF近8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3358.17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36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696.42万元。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从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半导体核心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长川科技、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南大光电、安集科技,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18%。
规模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最新规模达7.38亿元,创近1月新高。
科创芯片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相关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代表性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芯国际、寒武纪、中微公司、芯原股份、华虹公司、沪硅产业、华海清科、晶晨股份,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69%。
科创新材料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沪硅产业、西部超导、安集科技、天奈科技、凯赛生物、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天岳先进、聚和材料、嘉元科技,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