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市場討論度愈演愈熱的南錳集團“控制權歸屬事件”又添新進展。
9月2日上午,針對近期上市公司與實體經營公司之間矛盾事宜引發的社會關注,南方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錳集團”)舉辦有關情況説明會。
會上,南錳集團工會、職工維權委員會對外發布一則《致公眾的一封信》表示,“對於即將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南錳集團將依法依規進行維權行動,旨在維護公司和所有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另外,大股東之間的風波並未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業績造成影響。公司作為獨立子公司,管理依舊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未受影響。
(南錳集團總部辦公區)
顯然,對於這一場劍拔弩張的“控制權歸屬事件”,南錳集團管理層與全體職工代表選擇了面對公眾主動發聲。
此次控制權風波事件始發於8月8日。彼時,南方錳業集團召開了一場職代會,在會上通過了多項決議。包括暫停上市公司委派至集團的兩位高管張賀、徐翔的職務,併為止損要求集團立即終止與此前資方指定企業的所有不平等貿易合作,同時主張賠償損失及退還預付貨款。
事件的另一方——港股上市公司南方錳業投資有限公司(01091)(簡稱“南方錳業”)亦不甘示弱。先是公告聲明未失控制權,後又因優福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優福投資”)提出動議宣佈將於9月6日在香港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動議罷免李維健、李俊機兩位執董職務,並計劃解除李維健在上市公司的董事及主席、行政總裁等全部職務。
據悉,身處此次控制權爭奪風波事件中心的四名執行董事中,李維健、李俊機代表的是南方錳業集團陣營,而張賀、徐翔則代表的是第一大股東優福投資陣營。
至此,一場關於上市公司資方大股東與實體生產企業之間的激烈控制權歸屬爭奪戰浮出水面。
在説明會上,南錳集團運營總監、維權委員會副主任潘俊宏表示,8月初,南錳集團收到了關於公司內部個別高管涉嫌違規違法行為的羣眾舉報,涉及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優福投資、第三大股東豐翔投資、第一大股東派駐集團的兩位代表以及外部某錳業公司及相關方。
而後,潘俊宏繼續説到:“這些舉報內容舉報了優福投資、豐翔投資、張賀、徐翔與某錳業公司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聯關係。在他們影響及操縱下,南錳集團附屬公司與該錳業公司的附屬或關聯單位簽署了多項涉及錳礦石的大宗交易合同,這些合同在實際履行時存在嚴重逾期未交貨、未按合同約定價格履行、涉及高買低賣等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行為,已導致公司遭受重大損失,且存在大額預付款已付至該錳業公司海外附屬或其關聯公司而尚未獲得貨物實際交付,面臨着重大風險。”
而基於上述關聯交易或將帶來的“蝴蝶效應”,南錳集團業也立馬做出了反饋——8月8日,南錳集團召開南錳集團職代會,全票審議通過多項決議,其中包括“暫停上市公司委派至集團的兩位高管職務,併為止損要求集團立即終止與此前資方指定企業的所有不平等貿易合作,同時主張賠償損失及退還預付貨款。”
“這一決策及時阻止了張賀、徐翔正準備以超過合同價約80%的價格與該錳業關聯公司繼續進行的交易,避免了南錳集團進一步遭受損失,也避免了除與該交易存在關聯的股東之外的其餘股東遭受損失。”
對於這一決策帶來的有效性,南錳集團維權委員會副主任、審計監察部法務總監王平傑在現場補充説到。
此前,面對南錳集團的指控,優福投資迅速反應,發佈律師函予以反駁,並警告可能採取法律行動。優福投資發律師函稱,公眾號的內容不實且具有誤導性,可能導致公眾誤解誤會上市公司董事會已喪失對南錳集團的控制權。同時,優福投資作為南方錳業主要股東,利益可能受損,正考慮對錯誤信息發佈者提起訴訟並要求賠償損失。
此外,南錳集團在情況説明會上表示,已於8月10日、8月12日分別向香港聯交所、證監會遞交實名投訴信及相關材料,香港聯交所業已介入,上市公司也已於8月27日收到聯交所就相關問題的問詢。
孰是孰非,我們暫且不能下定論,亦需等待監管機構的調查。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上述上市公司資方大股東與實體生產企業之間的控制權爭奪戰,顯然也道出了一場雙方所代表的“利”的博弈過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恐怕絕對不能影響實體生存企業的後續發展。因為,這對於當地的實體經濟建設、工業振興和民生就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重要。
據悉,錳是國家一種重要的戰略礦產資源,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鋼鐵產業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料。錳礦的勘探和開發對於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錳資源消費國和進口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錳產品生產國。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完整、最大規模的錳產業體系。錳的應用不僅限於鋼鐵工業,它還在鍊鋼過程中作為有效的脱氧劑,能顯著提高鋼的淬透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並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此外,錳還能作為合金化元素,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和機械性能。
而南錳集團是中國錳業產業的重要組成——其擁有全球最長錳產業鏈和最豐富錳系產品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電解金屬錳產能全球第二、電解二氧化錳產能全球第一,礦藏產業橫跨廣西大新天等、貴州遵義、加蓬共和國三地,其中大新錳礦是目前已探明的國內儲量最大的國家特大型錳礦。2023年,南錳集團營收已超過170億港元。
今年上半年,南錳集團營收錄得57.33億港元,淨虧損1.63億港元。媒體説明會上,潘俊宏表示,主要有兩部分原因,一部分為“貿易方面”帶來的損失,一部分為近期錳價下跌。
9月6日,南方錳業將正式召開股東會議,這一場關於上市公司資方大股東與實體生產企業之間的“控制權歸屬”究竟何去何從,我們且待繼續跟蹤揭曉。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