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小滿節氣,全國多地氣温一日高過一日。而隨着氣温一同上行的,還有製冷劑的價格。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截至5月17日,R32價格為35000元/噸,相較於一個月前上漲16.7%,相較於一週前上漲6.1%。無獨有偶,R22價格為26500元/噸,相較於一個月前上漲15.2%,相較於一週前上漲1.9%。
從用途來看,R32主要應用於空調新裝,R22則主要用於空調售後維修,這兩個製冷劑品種均為空調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當前適逢初夏,空調生產和使用的旺季來臨,製冷劑價格“聞雞起舞”也不令人意外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第三代製冷劑配額方案正式落地,在此之後製冷劑頭部大廠間競爭烈度料已收斂。另據機構監測,1-4月R32和R125的配額總體為超量使用,這意味着下半年配額或面臨緊張局面而致使相關品種進一步漲價。
主要製冷劑品種價格持續升高,相關熱度也傳導到了二級市場。就拿東嶽集團(00189)來説,作為全球擁有最多的R22產能的企業,東嶽集團的股價在過去的三個多月裏走出了凌厲的上攻態勢。截至當前,東嶽集團現價較年內低點上漲已超過八成。
然而,結合基本面來看,東嶽集團剛剛經歷過“至暗時刻”。回溯東嶽集團的2023年,這一年公司的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4.93億元和7.0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了27.6%、81.6%,核心財務數據驟降。僅幾個月後,東嶽集團的股價便大幅反彈,這是否預示着公司的基本面在短暫調整後即將重歸增長?展望後市,東嶽集團的股價持續性又會如何?
製冷劑景氣上行“撩撥”股價
作為我國氟硅行業的龍頭企業,東嶽集團的業務佈局涵蓋氟化工和硅化工兩大產業鏈。其中,前者的主要產品為氫氟酸、製冷劑、含氟高分子材料等,而後者則包括了單體、中間體及深加工產品。
回溯往績,2019-2022年,東嶽集團的收入和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分別為16%、38%。2023年,氟硅化工行業景氣度較低,部分產品供給產能增加的背景下,下游需求增長未達到預期,導致行業多個主要產品價格明顯下滑。身處其中,東嶽集團幾個主要業務分部的營收、利潤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拆分結構來看,東嶽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於高分子材料、有機硅、製冷劑,以及二氯甲烷、聚氯乙烯和燒鹼。2023年,上述產品分別貢獻收入45.52億元、48.62億元、28.72億元、11.77億元,對應收入佔比分別約為31.4%、33.5%、19.8%、8.1%。除此之外,東嶽集團還有一部分收入由其他產品貢獻,去年的收入佔比約為7.1%。
或受業績拐頭向下影響,疊加港股大盤走勢疲軟,整個2023年東嶽集團的股價走勢不盡如人意,全年累計跌幅達到了29.29%。不過隨着時鐘撥到2024年,東嶽集團股價走勢也重新迴歸到了上行通道。而追根溯源,這或與製冷劑價格走勢發生變化有關。
一如文首所述,東嶽集團的R22產能為全球最高。而除此之外,東嶽集團的製冷劑產品還包括了R32、R125、R134a等超過10種產品,而這些品種的價格自今年以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以R32為例,5月來空調市場排產增加,下游廠家拿貨情緒較漸濃,廠家交付空調廠訂單為主。隨着市場積極性提升,下游整體需求向好,廠家報盤上行,部分廠家庫存緊張,市場供應有限。在供需緊平衡的背景下,R32價格節節走高。
業務表現分化增長壓力難消
伴隨三代製冷劑配額落地,行業經過長期洗牌後,供給格局逐步優化;與此同時,得益於近期旺季到來,供需形勢向好的背景下製冷劑價格持續走強。不過對於東嶽集團來説,製冷劑進入景氣週期或許仍不足以打消其業績壓力。
就拿東嶽集團去年收入佔比最高的有機硅產品為例,根據公開資料,目前有機硅DMC的市場價格已降至近四年低位。在智通財經APP看來,有機硅價格支撐力度不足,主要由於目前市場整體供需矛盾猶存,在供應端壓力始終沒有明顯消解的情況下,需求端也遲遲不見明顯改善,目前看後續有機硅價格料仍將維持弱勢震盪走勢。
與有機硅類似,今年來東嶽集團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其中重要產品包括了PVDF)的日子預計也不會好過。過去一年多來,國內PVDF的產能持續增加,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據瞭解,受新增產能投放過快影響,目前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成。而反觀需求側,下游注塑、塗料等領域的需求則均偏弱,客户入市採購積極性不高。
反映到價格層面,儘管受成本支撐,企業跌價意願不強,但在供需面繼續博弈的情況下,市場實際成交低位運行。而更關鍵的是,中短期來看,PVDF價格維持弱市整理料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最後,回到資本市場視角,經過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的大幅回撤後,今年來東嶽集團的股價終於盼來了久違的上升行情。結合基本面來看,公司股價這一波的強勁反彈既有前期超跌的因素,同時也有製冷劑進入景氣週期後刺激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不過考慮到現階段東嶽集團的含氟高分子材料以及有機硅產品均面臨着較大的跌價壓力,目前看今年公司的業績想要取得明顯改善難度依然不小。在此背景下,增長失速的東嶽集團後市怎麼走,恐怕還需要投資者多一些“冷思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