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HK) +0.800 (+0.237%) 沽空 $2.47億; 比率 12.559% 將於下周三(30日)公布今年首季業績,受惠中國人工智能DeepSeek技術突破引發市場估值重估,令港股交投趨升,據港交所數據今年首三個月證券市場日均成交額按年升144%至2,427億元,中金料南下資金首季日均成交額按年大升255%(按季升41%)至1,099億元,本網綜合6間券商,預期港交所2025年首季純利介乎38億元至40.62億元,較2024年同期29.7億元,按年增長28%至36.8%,中位數為40.2億元按年升35.4%。
綜合3間券商預期港交所今年首季投資收益介乎10.63億元至11.6億元,較2024年同期13.42億元,按年減少13.6%至20.8%。
投資者將聚焦港交所未來營運策略、市場深化改革、對潛在中概股來港上市所作準備及展望等。
相關內容《大行》美銀證券料港交所(00388.HK)購置總部物業對其財務影響不大
瑞銀指港股今年首季度日均成交額達到2,430億港元按年增長144%及按季升30%,受人工智能熱潮推動。然而,根據該行觀點,外資持倉相對歷史水平仍低,南向資金是主要驅動力。隨著美國關稅公告引發市場避險情緒,港股今年餘下時間的日均成交額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
【受惠交投上漲 聚焦營運指引】
花旗料港交所今年首季純利39億元按年升31%(按季升3%),收入按年升29%(按季增5%),主要得益於香港日均成交額激增(按季升30%及按年增長144%),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額為1,100億港元,按季增長41%,按年增長255%,佔香港ADT的23%。由於香港保證金基金規模縮小(未平倉合約和保證金要求均按季下降),投資收入可能按季有所回落。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若中美關稅戰能顯著降溫 料中資科網、消費品和醫療板塊造好 但建議短期保持耐心及採平衡策略
高盛估計港交所今年首季純利39.9億元按年升34.3%(按季升6%),估計總體收入按年升30%(按季升6%),其中交易費用收入按年升47%至56.62億元、上市費用收入按年升12%至25.09億元,估計首季投資收益預測10.92億元。
瑞銀料今年首季純利38億元按年升27%,估計收入按年升28%至66億元,按季來看收入增長4%,而淨利潤基本持平,與淨利潤表現分化的原因在於,2025年起香港業務需按15%最低稅率納稅,導致集團有效稅率上升至15.7%(該行預估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有效稅率12.1%)。該行估計港交所首季淨投資收入11.6億港元,按年及按季各下降14%及3%,保證金要求降低,導致保證金基金規模縮減。瑞銀料,港股日均成交額每變動10%,將使港交所2025年和2026年的淨利潤變動2.4%及2.7%、將使港交所2025年和2026年收入分別變動3.6%及4.1%。
中金本月中報告指,未上市中概股或加速回港二次或雙重上市、已上市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交易亦有望持續向港股遷移,進而帶動港股市場成交額中樞提升、為港交所盈利增長及估值提振提供催化。該行料,中概股潛在回流或可增加港股日均成交金額366億元,佔去年日均成交金額28%,考慮南向交易佔比23%,對應增加港交所利潤15.5億港元,佔去年純利12%
相關內容《大行》大華繼顯降港交所(00388.HK)目標價至394元 首季純利受中國人工智能熱潮帶動
------------------------------------------------
本網綜合6間券商,預期港交所2025年首季純利介乎38億元至40.62億元,較2024年同期29.7億元,按年增長28%至36.8%,中位數為40.2億元按年升35.4%。
券商│2025年首季純利預測(港元)│按年變幅
摩根大通│40.62億元│+36.8%
大華繼顯│40.47億元│+36.3%
中金│40.53億元│+36.5%
高盛│39.9億元│+34.3%
花旗│39億元│+31.3%
瑞銀│38億元│+27.9%
按港交所2024年第一季純利29.7億元計
------------------------------------------------
相關內容《大行》港交所(00388.HK)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
綜合3間券商預期港交所今年首季投資收益介乎10.63億元至11.6億元,較2024年同期13.42億元,按年減少13.6%至20.8%。
券商│2025年第一季投資收益預測(港元)│按年變幅
摩根大通│10.63億元│-20.8%
高盛│10.92億元│-18.6%
瑞銀│11.6億元│-13.6%
按港交所2024年首季投資收益13.42億元計
(ta/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4-25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