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周五(7日)公布容許部分保險公司投資黃金,以作為中長期的資產配置。大部分的國內保險公司位列其中。瑞銀研究報告指,此舉屬意料之內,總局早在去年6月已在陸家嘴論壇預告。該行指,利差損失風險目前是保險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因為長期的利率下行周期與「資產荒」重疊。黃金不僅作為價值儲存工具,還提供了風險分散的功能以及流動性優勢。此外,對黃金的「開綠燈」也可能間接打開境外投資的大門。
該行表示,雖然黃金的好處不少,但不預期資產配置會有顯著變化。首先,總局將黃金持倉比例限制在上一季度總資產的1%。截至2024年9月,10家試點參與者的總資產約為20萬億元人民幣,意味黃金市場的最大流入量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此外,儘管黃金可以融入戰略資產配置框架,保險公司傾向於謹慎行事,主要因為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以及黃金投資對縮小時間缺口的影響有限,因為黃金不產生利息收入。該行指,短期內將黃金納入保險資金的投資範圍似乎不太可能。納入新資產的諮詢過程往往較為漫長,而根據該行與保險公司的討論,目前尚未了解到有任何新的諮詢正在進行中。(vc/k)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按盈利重評領先指標(ERLI)列出港股買入名單(表)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