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HK) +7.600 (+2.460%) 沽空 $3.20億; 比率 9.192% 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公開市場規則和定價機制沿用多年,至今提出改革是為了提升香港新股市場的國際競爭力,預期在不損害投資人利益的前提下優化有關公眾持股量的要求,能夠為上市發行人拆牆鬆綁,通過放寬不必要的限制來提升香港市場對於發行人的吸引力。同時,提升更有議價能力的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過程中的參與度,預期可提升新股定價效率。
她強調,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交易所必須持續吸引優質上市公司,形容要與國際同業賽跑,而目前港交所對公眾持股量的門檻相較其他國際證券交易所高,可能會削弱市場吸引力,因此建議引入階梯式的門檻,對不同市值級別的公司分別設置5%至25%的門檻,亦建議將A+H股公司原有H股於上市時佔股份總數最低15%的要求,降低為最低10%或預期市值不低於30億元。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按盈利重評領先指標(ERLI)列出港股買入名單(表)
談及降低公眾持股門檻或帶來股價操控風險,陳翊庭表示,建議同時引入最低初始自由流通量的要求,規定由公眾持有的可自由流通股於上市時最少佔股份總數的10%及預期市值不低於5,000萬元,可有助於確保市場公平有序。(gc/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2-07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