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發表多元資產月報報告表示,展望2月,內地高頻和領先經濟指標顯示生產季節性回落,經濟基本面修復速度放緩。2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加徵關稅及中國反制措施公告,兩國關稅博弈初露端倪,相關政策變化將持續影響國內資本市場。在上述背景下,料A股進入兩會前政策博弈及佈局期,結構性機會增加,科技產業的突破及政策層面的支持持續釋放;但外部政策及環境變化可能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擾動。
該行指,春節期間在Deepseek催化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以及特朗普對華關稅擾動背景下,港股表現整體偏強。資金面上,1月南向資金流入規模明顯擴大,在Deepseek催化科技股價值重估背景下,1月27至28日外資轉為流入。外資方面,從港股中介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今年1月以來國際中介持股佔比變動均為負,指向外資持續流出,截至1月28日,國際中介持股佔比較上周五(1月24日)提升0.08%,或指向外資受Deepseek影響轉為流入,後續持續性仍有待觀察。南向資金方面,截至1月27日,2025年1月南向資金規模為1,256億港元,較前月的954億港元明顯擴大,從行業流向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向資訊科技業、金融業以及能源業。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DeepSeek及其他中國模型高效低成本有助加速全球AI應用開發 偏好排名為阿里(09988.HK)騰訊(00700.HK)百度(BIDU.US)
展望2月,平安證券料港股震蕩市的基調未改,可適度關注節後反彈機會。短期來看,國內經濟政策空窗期、海外利率水平或維持高位震蕩,疊加特朗普關稅等政策仍有不確定性,市場謹慎情緒或制約港股進一步上漲。節後投資者重心切換至政策預期,或可適當把握春節後的反彈窗口期。
從中期來看,港股2025年盈利增速預期近期有所提升,國內已定調貨幣政策適度寬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2025年國內增量政策值得期待,疊加海外仍處於降息進程,中期港股分子、分母端預期仍有改善空間。同時考慮到當下港股仍處於估值便宜區域,較A股更有性價比,反彈較易。
結構配置方面,建議關注三大主線:一是供給出清後需求再度回升且盈利趨勢平穩的互聯網板塊;二是繼續關注政策支持和產業轉型方向,包括消費、中端製造業出海、高端製造業自主可控板塊;三是紅利板塊,如2025年財政政策發力,紅利板塊中的大金融板塊或機會更突出,尤其是可能受益於國內利率曲線陡峭化的保險板塊。(wl/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