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科技板塊漲嗨了!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等光通信概念股紛紛大漲。
近年來,隨着AI、雲計算的不斷發展,以及5G網絡的廣泛部署,推動全球光通信行業快速發展。
光通信行業的核心產品包括光芯片、光模塊及光網絡終端,這三類產品構成了一個相互協同、緊密銜接的價值鏈體系,共同支撐起高性能光連接的實現。
在光通信板塊大漲的背景下,近日又有相關公司赴港IPO。格隆匯獲悉,8月25日,納真科技公司(簡稱“納真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花旗、中信証券為其聯席保薦人。
納真科技為AI算力網絡提供最關鍵的光通信產品,也是全球少數同時擁有光模塊和光芯片研發及量產能力的企業之一。
如今光通信行業發展情況如何?不妨通過納真科技來一探究竟。
1
超6成收入來自光模塊,面臨客户信貸風險
納真科技的收入來自銷售光模塊、光芯片、光網絡終端產品。
光模塊是一種光電模塊,用於在光信號及電信號之間進行轉換,它作為交換機及其他設備之間的傳輸介質,是光纖通信系統中的核心組件。
而光芯片是光模塊的核心組件之一,在影響光模塊的性能及功能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納真科技已成功開發並批量生產DFB激光芯片,包括75mW大功率連續波DFB (CWDFB)激光芯片。同時公司正在開發100G/200G EML激光芯片及100mW及以上大功率CW-DFB激光芯片。
光網絡終端不僅將終端用户連接到寬帶網絡,還作為邊緣計算網絡的關鍵節點,支持住宅、企業及工業環境中的多樣化應用場景。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簡稱“報告期”),光模塊業務為納真科技貢獻了64%以上的收入,且收入佔比呈增長趨勢;光網絡終端的收入佔比在20%以上,而光芯片的收入佔比較低。
光通信產業鏈上游包括關鍵組件及原材料,如光芯片【包括激光二極管(LD)及光電探測器(PD)】、電路芯片、印刷電路板(PCB)及結構件。其中,光芯片是技術最複雜的元件。
中游由光模塊組成,光學及電子元器件集成到光模塊中,以實現網絡中的高效數據傳輸。光模塊圍繞光芯片構建,其性能直接影響信號質量及傳輸效率。
下游光通信產品被交付給眾多客户,如運營數據中心等雲服務廠商、電信運營商、電信和網絡設備供應商,支持數通及電信應用。
數通行業受人工智能及雲計算等領域的應用、客户期望變化等因素影響,電信行業也受電信運營商投資週期、5G部署速度及監管政策影響。
納真科技從第三方供應商採購光芯片、控制電路、各種結構部件等零部件,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總採購金額的21.4%、22.4%、31.3%及35.4%。
公司已建立中國青島及江門、泰國、美國四個製造基地,具備光芯片、光模塊和光網絡終端整個價值鏈的光通信產品製造能力。
納真科技的核心客户主要為雲服務廠商、電信和網絡設備供應商。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的59.6%、55.8%、66.9%及68.9%。
公司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還銷往亞洲其他國家、北美洲、歐洲地區。其中,報告期內,納真科技來自中國的銷售額佔總收入的65%以上,而在北美洲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納真科技一般向客户授予自發票日期起計30至120日的信貸期,
其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約18.13億元、11.91億元、19.84億元、22.49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公司面臨客户信貸風險。
2
淨利潤大幅波動,面臨來自新易盛、光迅科技的競爭
近幾年,納真科技的業績存在波動,其中2023年及2024年的淨利潤均同比下滑。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納真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約50.43億元、42.39億元、50.87億元、42.16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4.2億元、2.16億元、0.89億元、5.10億元。
公司2023年收入下滑主要由於電信光模塊的市價下跌及全行業電信應用下滑,導致公司電信光模塊銷量減少;加上主要客户正處於全行業去庫存週期,數通光模塊銷量減少;需求下降導致光芯片銷量大幅下降;以及競爭加劇導致公司銷售的高毛利產品減少,光網絡終端收入下滑共同導致。
2024年隨着公司數通光模塊在中國及海外市場的銷量增加,整體收入同比增加。但受毛利率下降影響,同期淨利潤下滑,併產生約6.16億元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
報告期內,納真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22.1%、20.6%、17.4%、18.7%,整體呈下滑趨勢。
納真科技的毛利率受產品價格及不同產品銷售佔比變動影響。此外,隨着行業技術快速發展及產品迅速迭代,公司產品在其各自生命週期內通常會經歷市價的下跌。此外,由於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銷往海外的產品通常比國內的毛利率更高。
這些年,納真科技在研發上花了不少錢,但研發活動本身複雜且具有不確定性,通常耗時較長,公司對研發活動的投入無法保證獲得市場認可並創收。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10.9%、13.1%、12.3%及8.1%。
在AI、雲計算及5G等高速數據傳輸及數據密集型應用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光模塊行業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及產業升級。
按銷售收入來算,全球光模塊行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7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26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1%;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954億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8.5%。
其中,2024年中國光模塊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29億元,在全球光模塊市場中的份額為26%;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872億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1.5%。
全球光模塊行業競爭激烈,納真科技面臨着來自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Coherent等同行公司的競爭。而部分競爭對手擁有更長的經營歷史及更雄厚的資金、技術實力,如果競爭對手採用激進的定價或產品策略,可能會影響公司產品的競爭力。
按2024年全球光模塊收入計算,全球前五大專業光模塊廠商合計佔據44.1%的市場份額,其中,納真科技以2.9%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所有專業光模塊廠商中排名第五。同期,納真科技在中國市場的光模塊銷售收入為24億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7.2%。
3
海信系又收穫一個IPO,上市前多次派息
納真科技總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其歷史可追溯至兩家主要經營子公司美國寬帶及青島寬帶的成立。其中,美國寬帶由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及TransLight於2002年成立,青島寬帶成立於2003年。
2007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10G PON光模塊之一;2011年收購東莞新科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的數通業務,開拓數通市場。
後來公司還通過收購美國光子(有源光學元件製造商),將業務拓展至光芯片市場;並通過收購Multiplex, Inc.(美國光電元件開發商和製造商)的資產獲得了電吸收調製激光器及可調諧激光器技術,從而提升光芯片性能。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8月17日,海信集團控股直接及通過子公司世紀金隆間接合計持有公司48.61%的股份,為控股股東。
海信集團控股總部位於青島,業務涵蓋多個板塊,專注於智慧生活、智慧能源、半導體和汽車電子等領域。
管理層方面,納真科技的董事會主席於芝濤今年49歲,1998年獲得浙江大學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學士學位,曾擔任擔任海信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信視像董事長等職務,並於2021年加入納真科技。
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光模塊事業部總經理洪進今年61歲,他分別於1986年及1989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還在1994年獲得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洪博士曾擔任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副總裁兼硅光產品事業部研發總經理,在電信行業擁有數十年經驗,專注於光通信領域。
公司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祕書王惠今年47歲,她2000年獲得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曾擔任青島海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總裁等職務,還擔任過海信視像財務負責人,2024年12月加入納真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納真科技在上市前有多次派息。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宣派股息約1.85億元、2.13億元、1.02億元、0.42億元,三年半累計派息超5億元。
本次港股IPO,納真科技擬募集資金用於持續投資新產品和技術研發;擴大光模塊及光芯片的產能,以及提升整個產品線的自動化程度;加強業務推廣及海外市場擴張;國內及海外市場的戰略投資及收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整體而言,經過多年發展,納真科技已經在全球光模塊領域佔據一定市場地位,但近幾年公司淨利潤波動較大,且面臨着激烈的行業競爭,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綁定大客户,並拓展新客户來實現業績增長,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