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荷花、東方妍美之後,又有一家來自成都的公司遞表港交所。
格隆匯獲悉,諾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比侃”)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由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公司曾於2024年11月首次遞表港交所。
此前,諾比侃曾嘗試A股上市。2023年2月,公司就籌備科創板上市與中金公司簽訂了輔導協議。不過,2024年下半年,公司自願決定不再繼續推進A股上市計劃,轉而尋求在香港上市。
公司給出的解釋是“為進一步拓展本公司的全球業務,並考慮到香港聯交所能夠提供獲取境外資本及吸納各類境外投資者的國際化平台。”
諾比侃專注於人工智能技術,業務涵蓋AI+軌道交通、AI+城市治理及AI+電力三大領域。
公司在過去幾年業績有所增長,但是應收賬款高企,賬期逐年拉長,2024年末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重高達56.9%;但是應付賬款賬期大幅縮短,或許表明公司在產業鏈的話語權並不強;2022年及2023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此外,部分公司成立當年即成為諾比侃的第一大客户。
01
四川大學80後校友創業,博將資本助力
諾比侃的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2015年3月成立,由廖峪連同兩名獨立第三方(即徐利軍及胡彬)創辦,2022年12月完成股改。
廖峪是在之前的工作中與徐利軍及胡彬結識的。諾比侃最初設立時,三人分別持股33.0%、34.0%及33.0%。2017年4月,廖峪成為公司的唯一股東。
自2019年11月至2024年6月,諾比侃一共獲得了五輪投資,共籌集約3.55億元。
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博將資本、普豐投資、雅藝創業投資(雅藝科技301113.SZ的子公司)、海南望眾、成都市國資委旗下的成都創業投資與技轉創業、重慶市江津區國資委控制的華達基金及西部建設集團等。
在2024年6月的D+輪融資中,公司的投後估值為21.3億元。
截至2025年5月7日,廖峪、鐵科創智、唐泰可、林仁輝及蘇茂才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共同有權行使公司約51.1%的投票權,構成一組控股股東。
廖峪今年43歲,2008年12月獲得四川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2007年至2016年,他曾在成都銳之獅科技有限公司及成都布露思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技術人員。
廖峪目前在諾比侃任主席兼執行董事,主要負責整體管理、策略規劃及重大決策。此外,他還擔任諾比侃重慶、海棠東昇、中軌軌道、有家東昇及中州創智的執行董事、中軌軌道的總經理,以及中州創智的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鐵科創智、鐵科智能是公司的股權激勵平台,但有限合夥人卻主要是獨立第三方;而市場主流的做法是,股權激勵平台主要用於激勵本公司員工。
02
2024年末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重高達56.9%;2023年第一大客户成立僅1年
諾比侃專注於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提供基於全面的AI行業模型的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構建了“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AI行業模型-AI+解決方案”三層業務模式。
應用層面,公司分別於2018年、2021年及2022年開展AI+軌道交通、AI+城市治理及AI+電力三條垂直行業的業務線:
1、AI+交通,包括AI+軌道交通、AI+城市交通、AI+機場;主要為軌道交通客户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應用場景包括:鐵路供電系統智能檢測,鐵路外部環境智能監測,及貨車運行狀態智能檢測。
2、 AI+能源,包括AI+電力、AI+化工;應用場景有多個。一種場景是電網融合建設IT智能運維,涵蓋智能IT運行支撐、監控、運維及電網融合建設項目數字機房的大數據處理分析等方面。另一種場景是電網智能檢測,特別是用於輸配電線路驗損。
3、AI+城市治理主要包括園區、智慧校園、應急及社區管理等應用場景,主要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產品形式上,公司主要的業務形式包括後端內嵌有人工智能軟件的一體機及前端智能設備等,2024年這部分收入佔94.5%。
通過不斷拓展業務場景,諾比侃近兩年的業績有所增長。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報告期),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2.53億元、3.64億元及4.03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6320萬元、8860萬元及1.1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5.6%、58.1%、58.9%,淨利率分別為25.1%、24.3%、28.6%。
分業務來看,2022年至2024年,AI+交通的收入由1.01億元增至2.09億元,AI+能源的收入由9253.5萬元增至1.74億元,不過AI+城市治理的業務收入由5910.5萬元降至1876.2萬元。
報告期內,諾比侃向前五大客户的銷售額佔比分別為61.1%、85.9%及66.6%,集中度較高。其中,第一大客户的佔比分別為27.8%、30.5%及28.2%。
值得注意的是,諾比侃部分大客户成立的時間非常短。例如,客户B成立於2023年,成立當年就成為了公司第一大客户,並貢獻了30.5%的收入;客户A成立於2021年,在2022年就貢獻27.8%的收入,為公司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2023年又貢獻了29.1%的收入。
此外,公司的供應商也較為集中,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的金額佔比分別為60.9%、70.9%及50.8%,其中,向最大的供應商採購佔比為46.4%、37.0%及21.7%。主要是硬件相關組件及設備或軟件系統及模塊的供應商,以及數據相關服務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諾比侃面臨與客户延期付款及違約有關的信貸風險。截至各報告期末,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1.76億元、3.03億元及4.74億元,損失撥備分別為2180萬元、4990萬元及6520萬元。
2024年年底,應收賬款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高達56.9%。
同時,諾比侃的貿易應收款項平均週轉天數大幅增加,由2022年的192天增加至2024年的352天。主要是由於公司的部分終端客户是公共部門,包括鐵路局及電網公司等,這些終端客户的內部財務管理及付款審批流程導致付款週期較長。
然而,平均貿易應付款項週轉天數從2022年的220天縮短至2024年的85。
一邊是應收賬款遲遲收不回,一邊是應付賬款被催促,或許表明公司在產業鏈的話語權不強。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諾比侃在2022年及2023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分別為-8060萬元及-9990萬元。
研發方面,各報告期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450萬元、5660萬元及5960萬元,分別佔總收入的17.6%、15.6%及14.8%。
截至2024年底,諾比侃有共計199名全職員工,不過由於所採用的社保繳費基數不足,有187名員工沒有足額繳納社保。
03
行業競爭激烈,面臨隱私及數據保護相關的風險
基礎設施指支持社會運作的基本系統及結構,包括交通、能源、城市治理、通信等,可涵蓋有形和無形兩種元素。
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利用先進的AI技術增強運行能力,可識別潛在故障並優化設備檢查的預測性維護、提高整體效率的動態資源分配和自適應系統控制。
根據灼識諮詢,中國AI+交通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2384億元,並預計將從2024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518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7%;
中國AI+能源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為0.5萬億元,且預計將增長至2028年的1.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0%;
中國AI+城市治理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0.6萬億元,並預計將增長至2028年的1.2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3%。
不過,諾比侃所處的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例如,AI+城市治理解決方案行業的CR5約為10%,行業非常分散。
根據灼識諮詢,就2023年的收入而言,諾比侃是中國第二大AI+供電巡檢系統提供商,市場份額約為6.9%,是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第七大AI+檢測監測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約為1.3%。
目前,諾比侃的同行業A股上市公司有運達科技(300440.SZ)、鼎漢技術(300011.SZ)、申昊科技(300853.SZ)、唐源電氣(300789.SZ)。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網絡安全、隱私及數據保護已成為世界各地政府當局日益關注的監管重點。未來,如果公司未能或被認為未能遵守有關網絡安全、隱私及數據保護的適用法律法規,則可能會面臨不合規的業務被暫停的風險。
此外,對公共部門的銷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費用,且無法保證努力會帶來銷量。
總體而言,諾比侃在過去幾年業績有所增長,但是應收賬款高企,賬期逐年拉長,2022年及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未來,公司能否改善現金流狀況、持續綁定大客户、拓展業務場景,實現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