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家根植中國、全球領先的創新型製藥企業。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3年新分子實體創新藥收入,及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處於臨床及更後期階段的新分子實體在研創新藥數量而言,我們在中國製藥企業中均名列前茅,這是我們創新成果強有力的佐證。 以上成就得益於我們由優秀人才、組織和文化構建的瑞生態系統,而這一生態系統也賦能於我們在研究、臨床、生產和商業化全流程的實力。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們已發展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專注於創新治療方案,以解決全球重大未滿足的醫療需求。特別是自2000年A股上市以來,我們通過堅持不懈的研發投入和專注的創新精神,造就了龐大而差異化的創新藥物組合,其中包括多款潛在重磅產品。對創新的這一執著追求,從我們的資金投入中可見一斑,2024年我們的研發投入(包括研發費用及資本化研發支出)佔總收入的百分比達29.4%。此外,我們致力於為股東帶來可觀的回報。自A股上市以來,我們的累計現金分紅約人民幣80.29億元,相當於我們當年A股上市募集資金的16.8倍,而這也是我們此前唯一一次資本市場融資。 專注於尚未滿足的龐大醫療需求 我們戰略性地專注於具有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和顯著增長潛力的治療領域,這些領域主要包括(i)腫瘤;(ii)代謝和心血管疾病;(iii)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iv)神經科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這些主要治療領域對應的全球製藥市場規模佔2023年全球製藥市場總規模的57.4%,達8,458億美元,且預計2023年至2028年複合年增長率達6.4%,超過同期全球製藥市場5.7%的複合年增長率。 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矩陣 我們已形成行業領先且高度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矩陣,其中多款產品具有成為重磅藥物的潛力。我們戰略性地將腫瘤產品組合從實體瘤拓展至血液惡性腫瘤,並實現從新輔助、輔助到後線治療的全方位覆蓋。我們也全面佈局主要的慢性疾病,提供從預防到治療的治療方案。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擁有19款已上市的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逾90款處於臨床及更後期階段的新分子實體在研創新藥。我們預計將保持創新藥不斷獲批上市的強勁勢頭。作為我們研發成果和生產力的又一例證,於2022年至2024年,對我們產品及在研產品的研究和臨床研究在《柳葉刀》、《英國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自然‧醫學》和《臨床腫瘤學雜誌》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的1 , 0 1 9篇同行評審論文中發表,該等刊物的累計影響因子約7,173。 領先的研發能力 多管齊下的方式和先進的技術平台。我們戰略性地採用多管齊下的方式,針對已被識別的可成藥靶點,研究和開發具有不同特性的藥物。多年來,我們的研究已從小分子擴展到其他更多的藥物形式,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類、單克隆抗體(mAb)、雙特異性抗體(BsAb)、多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ADC)、放射性配體療法(RLT)及寡核酸等。在我們先進的技術平台的支持下,這種多管齊下的方法使我們能夠大幅縮短我們發現和驗證潛在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化合物的時間。憑藉對行業的遠見洞察和戰略性佈局於全球的14個研發中心的支持,我們建立起了一系列技術平台,這些平台擁有強大且差異化的功能與能力,涵蓋創新藥研發的整個流程。 我們對平台進行模塊化演進迭代,並利用平台間的協同快速迭代和優化偶聯物作為潛在的在研藥物。舉例而言,藉助我們的ADC平台,我們成功地擴展了研究並構建了一系列新的「AXC」藥物,其中X可以是類、寡核酸或小分子蛋白降解劑。我們還率先開發了降解劑抗體偶聯物(DAC)和抗體寡核酸偶聯物(AOC)。與分子膠降解劑相比,DAC以蛋白降解劑作為抗體攜帶的有效載荷,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且具有克服耐藥性的潛力。通過結合抗體的靶向能力及寡核酸的基因調控潛力,AOC可精準調節致病蛋白。 端到端的臨床開發能力。我們建立了強大的端到端臨床開發能力,以確保藥物開發過程的卓越效率和質量。我們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策略,包括快速概念驗證、患者分層、適應性試驗設計和聯合療法的模塊化演變迭代,從而將差異化的優質療法高效地推向全球市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自有的臨床開發團隊覆蓋約5,000名臨床研究者,並且正針對90多款在研創新藥開展約400項臨床試驗。2024年,我們在臨床研究中招募了近20,000名參與者。從2018年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在中國、美國、歐盟和其他海外市場獲得了60項監管促進路徑認定。我們自有的臨床開發實力使得我們能夠高效推進監管審評進度,同時確保我們臨床試驗的可靠質量。 除了我們卓越的執行效率,在「患者至上」的指導方針下,我們的藥物警戒專業人員持續監控藥物安全數據,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臨床開發的完整性。此外,我們通過一支經驗豐富的臨床質量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為整個臨床試驗過程提供強有力的質量保證。於往績記錄期間及直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的臨床項目在國家藥監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F D A)進行的逾90項G C P檢查中實現100%的通過率和零嚴重缺陷。 人才與創新文化。為了維持我們在上述領域的競爭優勢,我們在頂尖人才和創新文化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並予以高度重視。我們全面及頂尖的研發團隊是我們卓越的研發和化學、製造和控制(CMC)業務工作的核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超過5,500名研發人員中,接近60%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許多人在領先跨國製藥公司和知名研究機構擁有多年工作經驗。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超過30%的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擁有海外教育背景或海外工作經驗。我們受益於他們涵蓋化學、生物、藥理學、毒理學、藥物警戒以及轉化醫學和臨床研究等多個領域的跨學科專業知識。憑藉我們的優秀人才和文化,我們能夠高效快速地開發高度差異化的創新醫藥產品。 符合全球標準的生產體系 憑藉50餘年的生產經驗,我們建立了符合全球標準的生產體系,確保品質卓越、供應穩定和成本優效。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根據相應GMP標準設計,出口產品均符合或高於歐盟GMP、美國cGMP和ICH質量指南等全球質量標準。此外,我們在遵守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和美國FDA等海外監管機構的生產和質量相關規定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此外,為配合全球擴張,並為應對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CMC系統並強化質量團隊建設。舉例而言,我們最近聘請了首席質量官,他是一位在全球製藥行業擁有逾30年工作經驗(包括在美國F D A的工作經驗)的行業資深人士。同時,我們的生產設施在佔地面積、設計年產能和所生產的藥品品種方面,均在中國製藥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強大的商業化能力 憑藉業內領先的商業化能力,我們能夠進一步推動可持續增長,這體現在由強大銷售團隊所實現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渠道覆蓋上。我們精心打造的高度專業化銷售團隊職能互補,可有效營銷及推廣我們的產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擁有約9,000人的自建銷售和營銷團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這在中國製藥企業中規模領先。截至同日,我們的銷售網絡覆蓋中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的超過22,000家醫院及超過200,000家線下零售藥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該覆蓋範圍在中國製藥企業中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此外,我們專注於學術推廣,通過與臨床研究者和關鍵意見領袖合作,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並在知名醫學會議上展示我們的研發成果,推動市場對我們品牌和創新的認知。 加速全球化擴張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速全球化擴張,以充分釋放並發揮我們產品矩陣和技術平台的潛力。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已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啟動超過20項海外臨床試驗,產品在40多個國家實現商業化。此外,自2018年以來,我們與全球合作夥伴進行了14筆對外許可交易,涉及17個分子實體。這些交易的總交易額約為140億美元,首付款總額約為600百萬美元,以及若干合作夥伴的股權。在這些交易中,我們與Kailera Therapeutics交易總額約為60億美元的交易是中國製藥行業合作交易的標桿。其他交易還包括向德國達姆施塔特默克集團(Merck KGaA,Darmstadt, Germany(「MRKDG」))的全資子公司、IDEAYA Biosciences及Aiolos BioInc(.「Aiolos Bio」)(後被GSK收購)的對外許可。 穩健的財務業績 持續的創新使我們取得了穩健的財務業績。舉例而言,我們於2024年的總收入為人民幣280億元,自201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4%,遠超同期全球製藥市場約4%的複合年增長率。此外,創新藥已成為我們收入的一項主要來源。創新藥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38.1%增至2023年的43.4%,並進一步增至2024年的46.3%。我們的仿製藥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60.3%減至2023年的53.4%,並進一步減至2024年的42.0%。此外,穩健的盈利能力和強勁的現金流讓我們能夠持續投資於研發活動,以推動長期可持續增長,形成良性循環。我們的淨利潤率由2022年的17.9%增至2023年的18.7%,並進一步增至2024年的22.6%。同期,我們的經營現金流入分別達到人民幣1,265.3百萬元、人民幣7,643.7百萬元及人民幣7,422.8百萬元。 我們亦致力於良好的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和業務的環境可持續性。自2023年起,我們連續兩年獲得MSCI ESG「A級」評級,突顯了我們在此方面的成就。 創新的產品組合 我們擁有廣泛的藥物組合,戰略性地覆蓋多個具有重大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和增長潛力的治療領域。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四款其他創新藥。此外,截至同日,我們的管線涵蓋逾90款候選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及七款處於臨床及更後期階段的其他創新在研藥物,包括30多款處於關鍵性臨床研究或更後期階段的創新在研藥物。
資料來源: 恒瑞醫藥 (01276) 招股書 [公開發售日期 : 2025/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