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稱,雖然昨日北水重臨,但受匯控(00005.HK) -0.500 (-0.481%) 沽空 $7.10億; 比率 19.082% 宣布私有化恒生(00011.HK) +0.600 (+0.401%) 沽空 $1.62億; 比率 6.705% 後股價重挫近6%拖累,恒指最終仍未能擺脫跌勢,錄得「四連跌」。值得留意的是早前升市之領頭羊板塊如科技及芯片股均高開低走,故雖然A股走勢仍佳,但亦要留意進一步回調之風險,預期恒指26,500附近會有一定支持。相比之下美股形勢仍依然不俗,筆者持有之台積電(TSM.US) 及Nvidia(NVDA.US) 等AI相關股近日亦屢創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台積電公布9月及第三季出貨量數據,增速分別達到31%及36%,加上2納米量產在即,將有望成為未來增長動力之催化劑,故會繼續視為核心持股。
另外,若論今年板塊表現,科技股可說獨領風騷,不過生科股表現亦不弱,部分升幅更以倍計;惟不少「B仔股」(核心業務未有收入)至今仍處於研發階段,部分更似乎關心股價表現多於本業發展。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予恒生銀行(00011.HK)評級「沽售」 若滙豐私有化順利進行 股價有上行空間
作為其中一間最早上市之生科股,歌禮製藥-B(01672.HK) -0.980 (-9.333%) 沽空 $6.10百萬; 比率 4.001% 於2018年上市,雖然今年上半年收入超過一億元人民幣,但主要是靠利息收入、政府補助以及公允值變動,重點藥品括減肥藥及痤瘡(即青春痘)治療依然處於臨床測試階段;雖然商業化仍遙遙無期,不過該公司今年在資本市場上卻動作多多,8月中旬公布業後不久即有股東減持及配股集資約4.7億元,消息一出股價隨即急跌;至9月中旬集團再發公布,指大股東承諾在3個臨床數據公布前不會再作減持,惟由於有關數據最遲將於今年底公布,是否意味股東會再作減持不得而知,但其股價依然未見起色,或反映相關承諾並未能穩住投資者信心。
近日集團又有新動作,宣布將斥資3億港元進行回購,消息公布後股價翌日即反彈超過14%,但很快又再次下跌,現時亦已回落至10至11元附近。筆者對生物醫藥認識不深,故難以評估其研發能力及優勢;但公司一連串舉動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尤其是配股集資後又進行回購等事宜。事實上,管理層過份關注股價表現,對公司發展似乎亦未必是一件好事,亦令外界觀感變差;在「不熟不買」之情況下,筆者亦不建議各位低撈相關股份。
(筆者持有台積電及Nvidia股份)(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10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將長實(01113.HK)及恒生(00011.HK)從最看淡名單中剔除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