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銀國際發表報告,預期中美創新合作將持續,中國國內創新研發需求回暖。MSCI中國醫療指數2025年初至今累計上漲 74.0%,跑贏MSCI中國指數37.3%。由於資本市場融資復甦、創新藥出海交易規模上漲,國內創新藥研發需求出現回暖。該行注意到,創新藥研發所需的實驗猴的中標價格已經從2024年中的約8.5萬元回升至約9萬元。疊加美國降息,CXO 行業有望在下半年迎來業績修復。
報告指,美國出現不同的聲音,但預期中美創新合作將持續。9月10日,紐約時報發文《TrumpWeighs Crackdown on Medicines From China》,提到特朗普政府目前有一項擬議中的行政命令草案,該草案可能切斷來自中國的實驗性治療藥物的引入渠道。然而,該命令草案引發了兩個立場截然相反的團體展開激烈的遊說活動。該行認為,美國大藥企的收入、利潤規模體量遠大於美國Biotech企業,因此在遊說中或許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正如在Biosecure法案最終所看到的,中美的醫藥產業鏈緊密相連,強制脫鉤將損害雙方的利益。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對中資醫藥股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
該行認為,中國豐富的工程師、科學家人才,以及高效、便宜的臨床試驗和藥品生產能力是中國醫藥創新的核心競爭力,預期中國的藥品創新研發和製造能力,將持續賦能全球藥企。而美國針對創新藥將加徵關稅,預期對CXO影響有限。特朗普於9月25日宣布,除非制藥商正在美國建設工廠,否則從10月1日開始,專利藥品將面臨100%的關稅。由於多家跨國藥企已有美國建廠計劃,因此或將不受影響。
展望未來,該行認為創新藥的持續上漲動力將主要來源於海外合作夥伴對於已授權管線的臨床推動。此外,看好消費醫療的估值修復機會。推薦買入三生製藥(01530.HK) -0.140 (-0.464%) 沽空 $4.15千萬; 比率 11.351% 、巨子生物(02367.HK) +0.150 (+0.266%) 沽空 $4.09千萬; 比率 23.900% 、藥明合聯(02268.HK) +3.200 (+4.261%) 沽空 $7.96百萬; 比率 5.783% 、固生堂(02273.HK) +1.260 (+4.245%) 沽空 $56.23萬; 比率 2.513%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 +0.080 (+0.993%) 沽空 $5.15千萬; 比率 18.565% 、信達生物(01801.HK) +2.800 (+2.991%) 沽空 $1.95千萬; 比率 2.391% 。
招銀國際對醫藥股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列如下: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ADC、生物製劑及臨床試驗需求強勁 料支持CXO行業增長
股份 | 投資評級 | 目標價(港元)
三生製藥(01530.HK) -0.140 (-0.464%) 沽空 $4.15千萬; 比率 11.351% | 買入 | 37.58元
巨子生物(02367.HK) +0.150 (+0.266%) 沽空 $4.09千萬; 比率 23.900% | 買入 | 71.30元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予恒指今年底目標27,010點 明年底上望31,000點
藥明合聯(02268.HK) +3.200 (+4.261%) 沽空 $7.96百萬; 比率 5.783% | 買入 | 74.00元
固生堂(02273.HK) +1.260 (+4.245%) 沽空 $56.23萬; 比率 2.513% | 買入 | 48.28元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 +0.080 (+0.993%) 沽空 $5.15千萬; 比率 18.565% | 買入 | 9.40元
相關內容《大行》平安證券料下半年港股盈利有望回升 建議關注AI科技、生物醫藥、新消費及紅利防禦性資產
信達生物(01801.HK) +2.800 (+2.991%) 沽空 $1.95千萬; 比率 2.391% | 買入 | 109.4元
(ha/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9-30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