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發表報告指,留意到內地新能源車生產商展開的新一輪減價戰,並已在今年開始持續至今。
其中特斯拉(TSLA.US) 中國率先在上月12日宣布Model 3及Model Y每輛減價6,500至1.5萬元人民幣,當月有吉利旗下極氪、理想汽車(02015.HK) -3.400 (-3.178%) 沽空 $3.70億; 比率 25.949% (LI.US) 、蔚來(09866.HK) -0.600 (-2.190%) 沽空 $4.05千萬; 比率 33.038% (NIO.US) 及上汽旗下智己跟進減價。踏入本月,小鵬(09868.HK) +1.550 (+2.195%) 沽空 $2.12億; 比率 15.865% (XPEV.US) 、零跑(09863.HK) +0.250 (+0.457%) 沽空 $3.73千萬; 比率 12.917% 、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比亞迪(01211.HK) -0.200 (-0.163%) 沽空 $8.21億; 比率 24.461% 、哪吒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旗下長安啟源亦先後宣布減價。
相關內容《大行》里昂:比亞迪(01211.HK)減產可解決過剩庫存 目標161元
該行表示,基於市場有過多新能源車品牌及車款供應,短期將見電動車生產商及上游部件商面臨價格壓力,加上美國或禁止進口中國智能車及相關部件,預期汽車相關股份股價短期受壓。(fc/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7-02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