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0月22日,丹娜生物(920009.BJ)開啟申購,發行價格為17.10元/股,申購上限為36萬股,發行市盈率11.75倍,屬於北交所,招商證券為保薦人(主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丹娜生物主要從事侵襲性真菌病血清學早期診斷及其它病原微生物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第一批國家支持的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天津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公司建有較為完善的生產線,承擔天津市智能製造專項資金項目 2
項。目前,公司自研產品已覆蓋侵襲性真菌病血清學檢測的主要臨床檢測項目,其中公司自主開發的麴黴菌半乳甘露聚糖定量檢測試劑盒(ELISA
法)入選國家科技部《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2018)》;自主開發的真菌(1-3)-β-D 葡聚糖定量檢測試劑盒(顯色法)獲得 2018
年天津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公司獲得天津質量獎提名獎、濱海新區第一批專利密集型產品、天津市質量攻關優秀成果 5
項、天津市濱海新區質量攻關活動成果評比獎項 14 項、“創之星”杯 2022 年度及 2021 年度中國體外診斷優秀創新產品金獎等多項榮譽。
公司麴黴半乳甘露聚糖 IgG 抗體檢測試劑、念珠菌甘露聚糖 IgG 抗體檢測試劑是國內註冊的獨家產品,國內市場無檢測相同標誌物的診斷試劑註冊上市。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試劑產品已進入全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 1300 多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級醫院 1000
多家,並銷往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國家地區,能夠不斷滿足終端機構的侵襲性真菌病及部分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日益增長的診斷需求。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1月-6月,丹娜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95億元、2.37億元、2.40億元、1.16億元人民幣;同期,該公司實現淨利潤分別約為4461.99萬元、7759.55萬元、8718.96萬元、4996.49萬元人民幣。
丹娜生物於招股書中提到,公司存在營業收入下滑、境外收入佔比下降和產品價格下降風險。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9.78%,境外收入佔比下降至
2.38%,主要系公司應急業務收入較 2022 年大幅下降 97.51%所致。2024 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21%。 2025 年 1-6
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38%。報告期內,公司應急業務產品收入分別約為 1.35億元、336.99 萬元、8.65 萬元和 0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5.78%、 1.42%、0.04%和 0.00%,2023
年以來佔比已經下降至較低水平,公司未來營業收入受應急業務影響極低,公司持續聚焦於常規業務,若未來有新的競爭者進入細分市場,市場競爭加劇可能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存在下滑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常規業務試劑平均單價分別為 28.83 元/人份、29.53 元/人份、28.68 元/人份和 27.52
元/人份。隨着國家進一步強化醫保控費的執行力度,醫療機構收費標準呈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傳導至生產廠家,公司常規業務產品價格存在下降的風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