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日本外務省的數據顯示,去年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跌破10萬人,為19年以來首次,而最多日本人居住的國家或地區首位為美國,其次為澳洲,中國則由第二位跌至第三位。分析指,由於內地工資上漲,日本企業持續縮減駐點,隨政治風險加劇,企業駐外人員不帶家人的情況增多。
截至2024年10月1日,在內地停留3個月以上的日本人數約9.75萬人,按年減4%,連續12年下滑,與2012年高峰相比,則削35%。從城市分布看,北京跌60%,大連亦減半。。
日媒報道,2000年代前半期,居住在中國的日本入數急增,因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憑藉廉價且豐富勞動力,成為「世界工廠」,日本企業紛在內地設立生産基地,至2003年,居住在內地的日本人數在全球各國和地區中,超越巴西成為第二,僅次美國。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內地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生活負擔加重;2023年7月實施《反間諜法》修正案;去年發生日本兒童遇襲事件等,令日企內部難以找到願意赴中國任職的員工。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廣州市日資工廠工人月薪從2005年的100美元,至2023年平均721美元,急升6.21倍,薪酬高於其他東南亞主要生産基地,其中泰國曼谷於2022年為385美元,越南河內則為250美元。 (WL)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