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內地今年首季工業產能利用率跌至73.6%,創4年新低。
對於歐美領袖指中國累積過剩產能,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認為,將產能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鈎,出口商品多了等於產能過剩,是站不住腳的說法。他反問中國每年大量進口芯片、飛機、大豆及原油等商品,是否等於這些商品的出口國都出現產能過剩。
金賢東表示,不同國家在各自強項產業產能大一些,在其他不具優勢的產業則產能較少,由各國的比較優勢決定。他強調,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共同發展。
他又說,產能利用率是反映短期供求關係重要指標,受盈利等影響。他指,中國這幾年產能利用率季度波動較大,一般首季產能利用率較低,第4季相對高一些,或與春節等因素相關。初步分析,預料今後數個月產能利用率會逐步回升。
另外,他提到,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至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是去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而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過程中,電動車等新能源領域都有海量市場需求,是各國發展的共同機遇。他說,中國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不只滿足自身高質量發展需要,亦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WL)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