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據中國基金報,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佈會,通過了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當前財政週期序幕已經開啟,財政逆週期發力方向確定,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發力空間。
一、中金公司:未來一年或可釋放財政空間1.36萬億元相當於2023年GDP的0.86%;
二、國泰君安證券黃汝南:化債力度佔隱債總額接近70%從源頭上降低地方隱債再次擴張;
三、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固收首席張繼強表示,從化債思路來看,本次會議重點提及了化債工作思路發生的根本轉變;
四、興業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段超表示,此次化債規模高於市場預期,預計將大幅減輕地方政府壓力,有利於長期風險偏好回升;
五、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表示,總體上看,此次債務置換規模力度很大,體現了發展中化債和以時間換空間的思路,同時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並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
六、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表示,從規模上看,本次財政一攬子方案“誠意足、力度大”,既有確定的“10萬億元+”規模,也有想象空間大的待定規模,2025年財政政策也將“更加給力”;
七、天風證券吳開達:由被動到主動化債預計12月政策依舊可能升級;
八、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樑中華表示,“防風險”為主導,政策逐步積極發力;
九、廣發証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表示,用於化債的增量地方債規模為6萬億元,分2024年—2026年三年實施,每年2萬億元,這一規模符合市場中性預期;
十、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表示,在接下來的重要會議中,增量財政政策將陸續出台,我們需要對政策保持信心和耐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