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概念股再度走強,博創科技、聚賽龍盤中雙雙直線拉升,衝上20CM漲停板。
銀華機器人ETF基金、機器人ETF易方達、天弘機器人ETF、景順長城機器人50ETF、華夏機器人ETF、萬家機器人產業ETF、嘉實機器人指數ETF、國泰機器人產業ETF上漲。
消息面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預計,人形機器人在2026年將正式進入通用化產品序列,這一預測基於人形機器人在2026年達到10萬台的生產或銷售門檻,彼時,人形機器人將不再侷限於特定領域,而是能夠作為通用化產品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和場景。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更新報告發布,展示Optimus人形機器人試生產線,表示到2025年底生產數千台,目標2029-2030年年產百萬台,特斯拉機器人大規模招聘。
小鵬Iron機器人亮相上海車展,小鵬汽車曾宣佈Iron將於2026年規模進入工業化量產,目前,小鵬Iron已在小鵬廣州工廠投入實訓,未來將應用於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和門店服務等領域,提升生產效率與服務質量。
國內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於4月24日至26日在無錫市舉行,這標誌着無錫在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的又一重要舉措。
此外,智元發佈具身智能一站式開發平台Genie Studio、發佈並開源仿真評測工具Genie SimBenchmark;人形機器人“進軍”電網建設;人形機器人關鍵核心部件及工程化創新服務平台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啟用,會上新劍傳動董事發布公共服務平台一系列服務內容;開普勒K2“大黃蜂”在上汽通用完成實景實訓。
國信證券指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量產節奏逐步清晰,疊加海內外相關巨頭的持續佈局(Figure、英偉達、華為、宇樹、智元等),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望加速落地,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爆發的起點,看好人形機器人發展帶來的產業升級機遇。
多家公司進軍人形機器人市場。
格力電器加碼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進軍人形機器人市場。在2025年4月21日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牀展覽會上,格力電器總工程師鍾成堡提到,在格力電器2000億元的營收中,有500億元來自B端工業類產品,強調智能裝備市場的競爭在於產品力。格力與廣東鴻圖科技聯合發佈了“高速雙五軸龍門加工中心”,用於新能源汽車大型一體化壓鑄件的高效加工,其雙軸雙樑設計提高了穩定性和效率,已應用於多家知名車企。鍾成堡還指出,人形機器人領域雖為新興市場,但對機牀技術需求大,格力正積極對接相關機會。
比亞迪入股人形機器人公司帕西尼。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進行了工商變更,比亞迪成為了其新股東。根據企查查的信息,這家公司成立於2021年,由許晉誠擔任法定代表人,公司的註冊資本為846.6萬元人民幣,業務範圍涵蓋了電子元器件製造、工業機器人制造以及服務消費機器人的製造等領域。帕西尼在其官方網站上介紹自己是一家專注於觸覺技術及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美的人形機器人5月進廠下半年進入線下門店。美的宣佈,其自主研發的類人形機器人將在5月份正式入駐湖北荊州的洗衣機工廠,承擔機器運維、設備檢測和搬運等工作。除此之外,美的人形機器人還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逐步進入各地的線下門店,為顧客提供商業導覽、咖啡製作等服務。這一舉措標誌着美的在機器人技術的應用上又邁進了一步。
多家科技公司加註人形機器人行業,人形機器人行業不斷發展,新技術不斷迭代,人形機器人落地量產進程加快。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