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亞太股市集體下挫。其中,年內一度累漲超70%的韓國綜合指數大跌超5%,韓國綜合股價指數200期貨在下跌5%後,一度對KOSPI指數啟用了熔斷機制,程序化交易暫停5分鐘;日經225指數大跌超3%。
ETF方面,亞太精選ETF跌超4%;中韓半導體ETF日經225ETF、日經ETF跌超3%。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日經指數從4萬日元區間一舉躍升至5萬日元區間,單月漲幅達16.6%,創30年以來最大月度漲幅。韓國KOSPI指數在10月份累計上漲20%。
年內,中韓半導體漲超80%;日經225ETF、日經ETF漲超30%;亞太精選ETF漲超25%。
中韓半導體ETF跟蹤的是中証韓交所中韓半導體指數,全市場首隻採用跨境合編指數模式的半導體主題基金,該指數由中証半導體15指數和KRX半導體15指數按等權重合並組成。
日經ETF跟蹤日經 225 指,該指數數是日本股市最具代表性的基準指數之一,其成份股涵蓋東京證券交易所最具流動性與行業代表性的 225 家藍籌企業,是觀察日本整體經濟和核心產業景氣度的重要窗口。
亞太精選ETF跟蹤富時亞太低碳精選指數的ETF,採用"互掛模式"投資新加坡交易所的標的ETF,指數覆蓋日本、中國、韓國等11個亞太經濟體,有效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成份股以“優質紅利資產” +“半導體龍頭”雙因子驅動,台積電是第一權重股,三星電子、東京電子、SK海力士、聯發科等細分領域龍頭共同構成產業鏈圖譜。
多家日本大型企業相繼上調2026年3月期業績預期,人工智能需求推動電力及半導體相關企業業績增長,科技股佔比較高的日經225指數領漲主要股指。
消息面上,多位華爾街大佬警告稱,美股當前估值水平令人擔憂,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可能出現大幅拋售。其中,高盛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表示,美股可能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出現10%至20%的回調。Capital Group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 Gitlin認為,儘管美股上市公司盈利表現強勁,但估值水平具有挑戰性。
此外,成功預測次貸危機的華爾街“大空頭”Michael Burry管理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約80%的持倉集中於做空“AI大牛股”Palantir、英偉達,押注規模之大引發市場關注,令市場擔憂AI板塊估值的可持續性。
美聯儲官員們就進一步降息前景發出分歧信號,也打壓市場情緒。芝加哥聯儲主席Austan Goolsbee表示,由於通脹率仍高於2%目標,他不急於再次降息;而美聯儲理事Stephen Miran則認為政策仍過於緊縮。Global X Management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指出:“隨着美國數據走軟且美聯儲官員保持政策靈活性,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倉位而非追逐風險。”
2026年的日元和日股怎麼看?
光大證券表示,日元方面,日元存在震盪上行空間。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以及美聯儲仍處於降息週期。這種利差收斂趨勢將顯著削弱套息交易活躍度,為日元升值提供支撐。日股方面,前期漲幅已充分兌現政策預期,2025年(截至10月31日)日經225指數較年初上漲31.4%,而其中約半數漲幅是由高市早苗的政策預期拉動的,本質是投資者對其“擴張性財政、弱日元”的提前定價。2026年市場情緒趨於理性,未來漲勢可持續性取決於政策落地效果。外需方面,雖然美日利差收窄推動日元走強,削弱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貿易對象多元化以及日本優勢產業的競爭力較強,仍可能支撐日本的出口增速。內需方面,若通脹回落順暢、居民實際收入水平提升,將帶動居民消費信心改善,實現“工資-通脹”螺旋,提高企業盈利水平。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