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部長藍佛安上周五(14日)表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從國際看,外部環境動盪不安,大國博弈更加複雜激烈,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從國內看,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持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同時產業結構、商業模式、人口結構、財富分配等發生顯著變化,一些領域風險尚未出清。這些對財政運行、宏觀調控、財稅改革等產生深刻影響,必須有效應對形勢變化,從危機和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切實提高財政政策效能、財政宏觀調控能力和財政科學管理水平,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藍佛安指出,當局將加強財政資金保障和財政政策支持,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力度要給足。堅持積極取向,加強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根據形勢變化,合理確定赤字率和舉債規模,組合運用預算、稅收、政府債券、轉移支付等工具,用好政策空間,保持支出強度,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支持。
第二,發力要精準。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加大對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教育、社會保障、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把寶貴的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用出效益來,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第三,政策要協同。堅持運用系統觀念設計和謀劃財政政策,加強與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配合,提高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的協同性,確保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合力。
財政將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從三個方面發力,推動供需動態平衡、暢通經濟良性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包括支持大力提振消費、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及加快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jl/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