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據南方週末,股市火熱之中,42家上市券商是否賺得盆滿缽滿?2025年中期營收和淨利如市場預期,同比雙雙大增。在券商“投”與“顧”的核心雙輪中,自己下場炒股炒債?為客户炒股提供通道和賦能?哪個才是營收和利潤的主角?“近水樓台”的券商會短線炒股嗎?A股成交量激增之下,經紀業務有何隱憂?
南方週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對券商曆年財報數據、A股市場數據和證券從業人員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和對某大型券商證券經紀人進行調研發現,全民炒股熱情創下近十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股基成交額為近十年峯值;截至2025年9月1日,A股兩融餘額亦為近十年最高值。
A股上半年約163萬億的天量交易促成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大增。這是券商傳統的“靠天吃飯”模式。但政策引導和價格戰疊加下的佣金率持續下滑成為經紀業務收入提升的隱憂,大部分證券經紀人因此選擇轉向投資顧問崗位。更與外界認知形成反差的是,“炒股炒債”的自營業務雖然佔比和增幅都是券商營收的最大貢獻者,但多數券商堅守增配高息資產的紅利投資策略,未在牛市中爆炒短線獲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