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糧食種植】公司通過19家分公司在自主種植基地上種植水稻、小麥以及大麥等主要糧食作物。公司自主經營基地全部位於江蘇省內,主要集中於蘇北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縱向跨越江蘇省南北。2017年上半年,公司繼續鞏固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蘇墾米業、大華種業訂單種植面積持續增長,水稻種自主品種繁育7.7萬畝,比上年提高42.6%。強化集中管控協同,“五統一”生產措施有效落實。強化技術支撐,實施浸種催芽等技術68萬畝。做好病蟲害防治,結合葉面噴肥,防病保葉防早衰,實現增粒增重。落實水稻機插面積82.7萬畝,水稻缽形毯苗機插技術24萬畝、水稻缽苗擺栽技術6萬畝,示範推廣水稻微噴灌育秧8萬畝。 |
02 | 【國有大型農業企業】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經營種植基地為核心資源優勢的農作物種植、良種育繁、農產品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規模化的國有大型農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稻麥種植、種子生產、大米加工及其產品銷售。公司以自主生產糧食為基礎,通過承包和流轉土地從事稻麥原糧(含商品糧和種子原糧)種植,公司與農墾集團簽訂《土地承包協議》,每年向農墾集團繳付土地承包費即可自主種植經營近100萬畝優質生產基地。截至2017年夏收,流轉土地播種面積已達約22萬畝。公司實現全產業鏈布局,通過下屬龍頭子公司從事稻麥種子生產和大米加工業務,主要銷售水稻種子、小麥種子、大米、小麥以及大麥等農產品。同時,公司以自主經營種植業基地需求為支撐,形成規模化農資採購優勢,取得優質、優價的化肥、農藥以及秧盤等農資供應。 |
03 | 【百萬畝農田改造建設項目】公司募集資金將投入以下項目:百萬畝農田改造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69084.08萬元,經測算,百萬畝農田改造建設項目投資後,計算期內蘇墾農發公司年均新增營業收入為32948.35萬元,年均新增利潤總額10931.28萬元;大華種業集團改擴建項目,項目總投資14822.76萬元,經測算本項目計算期內年均銷售收入26788.96萬元,年均利潤總額1551.88萬元;農業科學研究院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9517.37萬元;農業信息化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9532.9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總投資30000.00萬元。 |
04 | 【種子生產】公司種子生產業務主要為水稻種、小麥種以及大麥種等的選育、制種、加工和銷售,由全資子公司大華種業(含其下屬分子公司)運營。大華種業在制種環節採取以“公司+基地”為主、以“公司+農戶”為輔的方式制種而取得種子原糧,再將種子原糧加工為種子後對外銷售。大華種業的“公司+基地”制種方式是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的重要內容,依托自主經營規模化種植基地有效保證制種環節種子原糧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同時, 根據不同年份氣候變化對品種生長的影響,大華種業採取“公司+農戶”制種方式作為補充,主要委托大華種業各分子公司周邊農戶制種而取得種子原糧。公司生產的種子產品主要包括水稻種(主要為粳稻種)、小麥種、大麥種、玉米種等。其中,小麥種子和水稻種子是本公司的主導種子產品,主要在江蘇省內及周邊省份銷售。 |
05 | 【大米加工】公司大米加工業務由全資子公司蘇墾米業(含其下屬分子公司)運營。蘇墾農發大米加工業務的稻谷原糧以自產為主、對外採購為輔,主要產品大米可根據用途不同分為民用米和食品工業米。蘇墾米業大米產品納入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是公司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的重要內容。蘇墾米業擁有先進的精米生產線15條,2016年大米加工線設計生產能力為39.25萬噸/年,實際生產大米為24.14萬噸。蘇墾農發民用米主要為中高檔粳米,主要銷往江浙滬區域,部分銷往廣東、福建等其他十余省市,與蘇果超市有限公司、浙江物美超市等大型連鎖超市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蘇墾農發食品工業米主要銷售給亨氏聯合有限公司、貝因美集團、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食品企業或酒類企業。 |
06 | 【農墾集團】公司控股股東農墾集團成立於1997年6月25日,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2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步兵第102師整建制轉為的農建四師。農墾集團的股東為江蘇省人民政府,持股比例為100%。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農墾集團已形成了農林牧漁及食品加工、醫藥制造、貿易物流及相關服務、投資及房地產、通用設備制造等五大產業,成為農、工、商綜合經營的大型國有企業。農墾集團總部設在南京,除公司外,旗下擁有139家全資或控制單位,其中:農墾集團擁有國有農場18個,分布在全省13個縣(市、區)。 |
07 | 【發展目標】公司將立足現代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種業、米業為龍頭,種植業、加工業、農資與服務業有機結合,實現種植業向農產品加工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經濟效益、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到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較目前實現較大幅度的提升。 |
08 | 【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公司已基本建立縱向一體化管控和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雙核經營管理模式。公司資源、資產、資金和人員實現公司統一管控;突出種業、米業兩大核心產業,產業發展實現整體布局,下屬龍頭子公司進行專業化分工經營,構建“龍頭企業+基地+市場”的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作物和品種布局、統一種子和農資供應、統一農業生產措施、統一農機作業標准以及統一農產品銷售。其中,公司19家分公司主要進行農作物種植,統一經營模式為主,發包經營模式為輔;全資子公司大華種業主要進行稻麥種的繁育、加工和銷售;全資子公司蘇墾米業主要進行糧食作物收儲、加工和銷售;全資子公司蘇墾物流主要進行農資供應和貿易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