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2021 年創紀錄的科技 IPO 之後,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 (RIVN.US) 、餐廳軟體公司 Toast (TOST.US) 、雲端軟體供應商 GitLab (GTLB.US) 和 HashiCorp (HCP.US) 以及股票交易應用程式 Robinhood (HOOD.US) 先後在 2022 年上市,卻是徹底的失敗。
今年在美國唯一值得注意的科技產品是英特爾分拆 Mobileye (MBLY.US) ,這家 23 年歷史的公司生產自駕車技術,並在 2017 年被收購之前公開交易。根據 FactSet 統計,Mobileye 募集不到 10 億美元,其他美國科技股 IPO 甚至還募不到 1 億美元。
相較之下,2021 年美國至少有 10 宗科技 IPO 募集超過 10 億美元,這還不包括 Roblox (RBLX.US) 、Coinbase (COIN.US) 和 Squarespace (SQSP.US) 的直接上市,這些公司資本充足,以至於沒有需要帶入外部現金。
但當來到 2022 年,情況完全翻轉,投資人對風險和未來成長的承諾視而不見,轉而支持那些資產負債表被認為足以抵禦經濟衰退和持續高利率的獲利企業。等待 IPO 的公司在看到公開市場同業從去年的高點下跌 50%、60%,甚至下跌超過 90% 後,改變了它們的上市想法。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12 月中旬發布的 IPO 報告,2022 年 IPO 交易收益總額暴跌 94%,從 1558 億美元降至 86 億美元。截至報告發布當天,第 4 季可望成為今年最疲軟單季。
隨著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下 2008 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以及自 2006 年至 2007 年以來首次連年跑輸標準普爾 500 指數,科技投資人正在尋找觸底跡象。
但股票研究公司 New Constructs CEO 特雷納 (David Trainer) 表示,投資人首先需要認清現實,並重新根據基本面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承諾對新興科技公司進行估值。
隨著科技 IPO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飛速發展,特雷納高聲示警,發布有關軟體、電商和科技相關公司的詳細報告,這些公司正在將其極高的私人市場估值推向公開市場。當股市飆升時,他的預測被認為是唱反調,但他的許多建議在今天看來很有先見之明:Robinhood、Rivian 和 Sweetgreen 都較去年的高點下跌至少 85%。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總裁馬丁 (Lynn Martin) 上周表示,她「對 2023 年持樂觀態度」,因為「累積的壓力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勁」,一旦市場波動開始消散,IPO 活動將會回升。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