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網約車領導者優步(UBER.US) 提議降低紐約司機的底薪,並提出了其他建議,因為它試圖降低其最大規模市場之一的乘車價格。根據一封該公司發給監管機構的信件,該公司希望紐約市負責制定司機薪資的出租車和豪華轎車委員會(TLC)降低其司機薪酬公式中的每英里費率,從目前的1.360美元降至6.1%的1.277美元。在信中,該公司將汽油價格下跌列為降低費率的重要原因。
對於未來與通貨膨脹率相關的調整,根據現行規定,每年3月進行一次調整,優步還建議將上限設為3%,或消費者價格指數反映的平均比率,並且建議以較低者為準。
優步正在提交其建議,因為TLC準備修改司機最低薪資規則,這可能會影響該公司最大市場之一的乘車和運營成本。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在上週公司第三季度的業績電話會議上指出,優步在美國的核心乘車共享業務已經放緩,由於保險政策轉嫁了更高的成本,一些消費者選擇減少乘車次數。
優步業績展望也因成本效應而相對低迷,該公司預計四季度的訂單量為 427.5 億美元至 442.5 億美元,中間值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437
億美元。該公司預計第四季度調整後 EBITDA在 17.8 億美元至 18.8 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 39% 至 47%。中間值也略低於市場預期。
優步高級法律顧問尼古拉斯·達沃利在信中寫道,每英里費率的降低是必要的,以確保價格“不再超過通貨膨脹,乘客可以繼續負擔得起旅行”。該公司預計,這將導致平均單程價格降低約42美分,並認為成本降低將刺激乘客的乘車需求,抵消基礎費率降低對司機總收入的影響。
該公司沒有要求改變每分鐘0.583美元的費率,這是該公式中另一個關鍵要素,涵蓋了扣除費用後的司機淨收入。
TLC專員David Do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他的機構正在審查優步的請願書。David
Do在9月份的一次公開聽證會上表示,他正準備在年底前公佈更多規則,以保護司機的報酬,並填補漏洞。此前美國兩大網約車公司優步和Lyft在今年夏天經常將司機從他們的應用程序中鎖定,以規避報酬規則。
Do在聲明中表示,委員會收到了多個利益相關者關於修正案的“廣泛”建議。他補充表四:“我們正在尋求引入一套公平的規則,該規則將充分利用TLC的權力來彌補現有的漏洞。”
媒體在10月份的一項調查發現,鎖定——暫時阻止司機登錄,使他們無法工作——是不可預測的,而且普遍存在,給工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與此同時,這些公司有望在未來節省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司機薪資。
“優步試圖這樣做,真是太可恥了,他們已經讓司機們因停工而陷入困境,”紐約出租車工人聯盟執行董事拜拉維·德賽表示,該聯盟代表28000多名司機。“在我看來,優步在這屆政府中看到了機會,因為他們幾乎不會因為違反該市自己的薪酬規定而受到任何懲罰。”
據瞭解,該組織領導了多次針對停工的抗議活動,並於 9
月初向監管機構請願要求改變。在紐約市審計長和市長候選人布拉德·蘭德的支持下,該聯盟要求委員會在計算司機薪酬時提出更嚴格的數據報告要求,因為司機薪酬取決於公司提供的乘車統計數據。
蘭德和司機團體希望委員會在明年重新計算全行業薪酬公式時,將鎖定(可能導致從記錄中刪除一些司機的工作時間)時長考慮在內。
TLC 上週五在一封信中回覆該組織,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提出規則,但並不保證會全部或部分採納他們的建議。
在優步的公開請願書中,該公司要求降低每英里的費率,因為該公司表示,在過去幾年中,駕駛成本保持穩定或有所下降,“而薪資通脹仍在繼續增加”。監管機構有60天的時間來考慮或拒絕該請願書。
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數據,自4月以來,全國汽油價格一直在穩步下降,與2022年6月的峯值相比,已經下降了約38%。在信中,該公司還表示,近年來二手車價格有所下降,新車價格和租賃價格則長期保持穩定。
請願書沒有提到商業保險價格預期上漲,這是持證司機需要承擔的一項重大開支。有媒體在上月報道,紐約金融服務部已批准該市最大規模的出租車保險公司——美國運輸保險公司提高費率,不過該公司已宣佈破產。
優步表示,自2019年以來,TLC為適應通貨膨脹率而推出的薪資率上漲了20%以上,這已經完全涵蓋了通脹成本。
優步發言人喬希·戈爾德表示:“我們認識到商業保險費用可能會在3月份加速上漲,並且趕上TLC已經實施的 20%
的漲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申請降低保險費。”
據瞭解,優步近年來一直在遊説TLC進行其他薪酬規則層面的更改。根據公共記錄要求獲得的 9 月 5 日發給副專員詹姆斯·迪吉奧瓦尼 (James
DiGiovanni)
的電子郵件顯示,戈爾德分享了擬議的修改內容,其中包括禁止網約車或出租車公司在一個季度內派遣新司機,如果他們不能讓現有司機保持足夠忙碌的話。如果公司每年未能有效管理其司機池,它還提議處以至少10萬美元的罰款。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