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LSEG) 正在考慮推出 24 小時交易制度,以滿足越來越多在非傳統時段進行操作的散戶投資人需求。
知情人士指出,LSEG「正在認真考慮此事,無論是 24 小時交易還是延長交易」,並補充說,該交易所集團正在就這一持續話題進行「重要的商業、政策和監管討論」。
LSEG 正在研究延長交易時段的各種面向,包括實施所需的技術、監管相關問題、對擁有雙重上市公司的影響,以及可能對目前主要集中在開盤與收盤時段市場流動性產生的影響。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延長交易計畫屬於 LSEG 更大規模的新產品與服務創新探索,目前 LSEG 尚未對外正式發表評論。
延長交易時段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市場推動
延長交易時段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市場推動。隨著越來越多年輕投資者透過智慧型手機操作交易,證交所集團紛紛尋求現代化改革,延長交易視窗成為熱門選項。
此外,加密貨幣市場 24 小時開放,交易量激增,也促使交易所考慮延長交易時間。
雖然 LSEG 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向銀行與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數據服務,但作為英國證券交易所核心平台,其的交易系統仍具全球戰略意義。LSEG 股票交易在 2025 年第一季僅占總收入的 2.7%。
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都已提出延長交易時段的申請
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那斯達克(Nasdaq)和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全球市場 (CBOE.US) 等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近期也都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延長交易時段的申請。
美國新興全天候交易平台「24X」已於去年獲得監管機構原則性同意,但其正式啟動仍需待解決若干產業性問題。此案例成為其他交易所考慮 24 小時交易時的重要參考。
歐洲證券交易聯盟(FESE)5 月表示,雖然延長交易窗口可能有益,特別是對於吸引散戶交易,但「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或長期有益還有待觀察」。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