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南韓總統大選剩下不到 3 周,各路候選人在勞動政策上的政策受到高度關注,尤其是工時改革成為焦點,但業界對這些政見不乏擔憂之聲,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提出縮短工時,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則主張基於勞資協商,對每周 52 小時工時進行調整。前者政策傾向勞工立場,後者則更反映業界訴求。
《朝鮮日報》報導,綜合各候選人向南韓中選會提交的十項主要承諾和政見來看,金文洙將「建設有利於企業和就業的國家」作為首要承諾。他表示,上任後將立即推動依勞資協議改善每周 52 小時工作時間。
金文洙在競選總統前曾擔任勞動部長官,期間曾多次表達關於改善工時立場,並支持制定「半導體特別法」,將研發人員每周 52 小時工作制排除在外。
在該法遭反對黨反對而受阻後,金文洙引入一項制度,將半導體研究崗位的特別加班期從每次三個月延長至六個月。若勞工不可避免地需要超過法定加班時間,特殊加班允許工人每周工作最多 64 小時。在此制度下,勞工在前三個月每周最多工作 62 小時,在隨後的三個月每周最多工作 60 小時。
李在明則承諾打造勞動受尊重,人人權利受保障的社會,提出推廣每周工作 4.5 天,在 2030 年前將工時縮減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平均水位以下。
截至 2023 年,南韓勞工的年工時為 1872 小時,比 OECD 成員國平均值 1717 小時高出 157 小時。在 34 個 OECD 成員國中,南韓工時名列第 5,僅次於墨西哥的 2207 小時、智利的 1953 小時和以色列的 1880 小時。
南韓《勞動標準法》未明文規定每周須工作 5 天,僅限每周工時不超過 40 小時,單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8 小時。
分析指出,李在明勞工政見的核心在於縮短法定勞動時間,並向積極響應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或財務支援。
報導指出,李在明並非第一次提出這樣的政策。2023 年 6 月,時任共同民主黨代表的他在國會演講中曾稱「必須從實施每周 4.5 天工作制開始,過渡到每週 4 天工作制的社會」。當時他將這項政策作為解少子化問題的方案之一。
但業界對李在明的這項承諾表示擔憂,南韓經營者總協會表示,目前 OECD 成員國中,法定每周工時低於 40 小時的僅有澳洲的 38 小時、比利時的 38 小時跟法國的 35 小時。除比利時外,幾乎沒有國家通過立法強制推行 4 天工作制。
在南韓勞動生產效率遠低於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情況下,單方面縮減工時將進一步削弱企業競爭力。
金文洙則提出打造對企業友善、工作舒適的國家,承諾在勞資協商的基礎上改進 52 小時工作制。他雖然還未公佈具體方案,但參照國民力量黨先前提出的 4.5 天工作制構想,可能在維持總工時不變的前提下,將現行 5 天工作制調整為 4.5 天,即周一至周四每天工作 9 小時,周五工作 4 小時。
國民力量黨的構想也引發憂慮,業界人士指出,每日工作 9 小時將支付額外的加班費。依現行法律規定,超出每日 8 小時、每周 40 小時的加班時段必須支付 1.5 倍工資,將加重企業負擔。
根據 EMBRAIN PUBLIC 等四家民調機構 5 月 12-14 日對 1 千位選民實施的最新民調,李在明支持率為 49%,金文洙為 27%,李俊錫為 7%,83% 的受訪者稱本次大選一定會投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