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周一 (5 日) 公布的數據,美國服務業活動在 4 月小幅回升,顯示經濟仍具韌性,不過伴隨關稅效應發酵,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也同步上升。服務業價格指數跳升至逾兩年高點,專家警告潛在「停滯性通膨」風險浮現。
具體來看,4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從 3 月的 50.8 升至 51.6,高於市場預期的 50.2。該數值顯示服務業活動擴張速度加快,並對美國整體經濟成長具正面貢獻。
美國 4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細項:(50 為榮枯線)
- 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報 53.7,前值 55.9
- 新訂單指數報 52.3,前值 50.4
- 僱傭指數報 49.0,前值 46.2
-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1.3,前值 50.6
- 存貨指數報 53.4,前值 50.3
- 價格指數報 65.1,前值 60.9
-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8.0,前值 47.4
- 新出口訂單指數報 48.6,前值 45.8
- 進口指數報 44.3,前值 52.6
- 庫存景氣指數報 56.1,前值 56.6
關稅推升成本壓力 價格指數飆至 65.1
此次數據最引人關注的是價格指數,由 3 月的 60.9 升至 65.1,創下自 2022 年初以來新高。ISM 表示,供應商交貨時間變慢、原物料價格上漲,反映關稅推升進口成本,進而使消費導向行業 (如飯店、餐飲) 成本上揚。
ISM 服務業委員會主席米勒 (Steve Miller) 指出:「調查回應者明確提到關稅帶來的實質價格衝擊,遠大於對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他也提到,聯邦政府削減預算亦對業務造成壓力,但整體情況仍呈改善。
新訂單成長、庫存攀升 僱用仍疲弱
4 月服務業新訂單指數升至 52.3,創下今年新高,反映內需仍具動能。庫存指數亦升至去年 10 月以來最高點,可能與企業預期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提前補庫有關。不過,服務業就業仍處於萎縮區間,僅從 46.2 回升至 49,顯示勞動市場雖穩健但回升幅度有限。
ISM 表示,4 月非製造業指數 51.6 的讀數歷來與季增年率約 1% 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幅度相對應。
標普全球:企業信心下滑 出口與金融服務拖累成長
同日另一份由標普全球 (S&P Global) 發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顯示,該指數自 3 月的 54.4 降至 4 月的 50.8,為 2023 年 10 月以來最低,低於預估值 51.4。
標普全球經濟學家威廉森 (Chris Williamson) 指出,儘管製造業因關稅而成為焦點,「真正令人擔憂的其實是占比更大的服務業,活動與僱用動能皆接近停滯,企業信心大幅滑落。」
他進一步指出,出口服務低迷為主因之一,而消費者與企業端的金融服務需求亦顯著轉弱。「這反映出市場正快速進入停滯性通膨的高風險區間:經濟動能停滯,通膨卻因關稅升溫。」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