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府於 4 月再度升級對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限制,將輝達 (NVDA.US) H20 列入禁運清單,中國晶片巨頭華為 Ascend 910C 正趁勢崛起,成為最佳替代方案。
據報導,美國政府禁止 H20 出口對輝達造成重大財務打擊,光是第一季庫存與採購成本損失就高達 55 億美元,股價一度暴跌超過 6%。與此同時,也加快中國本土業者轉向自研 AI 晶片的腳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晶片突圍潮中,華為推出的 Ascend 910C 迅速崛起,成為填補輝達 H20 空缺的首選替代方案。
該晶片透過雙 910B 整合設計與架構優化,使推理效能達到輝達 H100 的約 60%。搭配 CloudMatrix 384 集群部署,910C 展現出強大的整體算力。
製程方面,910C 採用中芯國際 (688981-CN) 的 7 奈米 N+2 製程,並搭配 HBM3 高頻寬記憶體,雖然良率仍面臨挑戰,但已展現出突破性成果。
軟體支援方面,華為的異質運算架構 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架構,也正在加快與主流 AI 框架(如 PyTorch、TensorFlow)的兼容整合,並已吸引字節跳動等企業投入實測。
此外,910C 價格僅為輝達 H100 的約三分之一,供應相對穩定,預估 2025 年全年出貨量可突破 80 萬顆。市場分析指出,910C 將成為中國 AI 開發者在雲端運算、製造業、自研大型語言模型等領域的首選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華為也並未止步,後續還計畫推出 Ascend 910D 與 Ascend 9 等升級版本。910D 將在 2025 年 5 月下旬交付首批樣品,對標輝達 H100 效能;而年底預計量產的 Ascend 9,效能將比 910C 提升 30 到 40%,針對大型語言模型與 MoE 架構進行深度優化,主打雲端與高階 AI 應用。
除華為外,中國其他晶片廠商也積極布局 AI 自主生態:寒武紀 (688256-CN) 聚焦邊緣運算與政府採購市場,海光信息 (688041-CN) 則與華為協同強化資料中心能力。
H20 禁令代表中美在 AI 與晶片領域的競爭進入新階段。中國除了強化自研晶片與算力集群,也對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展現主動出擊姿態。
與此同時,輝達則嘗試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宣布將投資 5000 億美元重建美國 AI 供應鏈,並透過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生產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
儘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早前也親赴北京釋出善意,但失去中國市場恐對輝達未來營收造成深遠影響。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