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大 +    缩小 -
技术面预示股价反弹在即,盈警后的荣昌生物(09995)何以实现长期估值回归?
推荐
1
利好
1
利淡
1
智通财经

1月16日,荣昌生物(09995)披露了其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其2024 年度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7.15亿元,同比增加约58%;
预计当期归母净亏损约14.7亿元,同比亏损减少约3%。

仅从上述财务数据不难看到,荣昌生物2024年核心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正如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当期公司核心品种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因此,公司2024年度虽为净亏损,但整体呈减亏趋势。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以PS(TTM)估值计算,截至1月17日收盘,其PS(TTM)估值仅有4.16倍,在低于近三月历史数据6%的同时,也远低于5.47倍的行业平均水平。换言之,荣昌生物虽有超过17亿元的年收入,却变成了目前港股已商业化生物药企中“最便宜标的”。

然而,即便荣昌生物当期估值已显著低于其历史估值中枢,市场似乎也并不买账。1月17日,荣昌生物股价早盘低开高走,午盘持续下跌,最终收跌2.53%。

“缩量阳十字”出现,反转在即?

从近期荣昌生物港股盘面来看,自去年10月末的一波三连涨后,其后续股价在11月份出现一定震荡,12月则呈现持续下跌趋势,直到今年1月13日的一波小幅连涨才终结了前一阶段长达25个交易日的下跌期。

1月13日,荣昌生物在盘中探底11.52港元股价后出现拉升,盘中最高价突破前日高点达12.36港元,最终收涨2.90%。随后股票在接下来三个交易日走出三根小阳线,并在1月15日出现技术面上较为经典的“缩量阳十字线”。当日股票成交量仅74.8万股,远低于去年12月至今的日平均成交量132.57万股。加上1月16日,荣昌生物股价小幅上量84.3万股,收盘价12.64港元上穿十字星的12.54港元高点,技术上可以认为多方获胜,买入信号出现。

在MACD技术上,1月17日,荣昌生物股票在DIFF和DEA均为负值情况下,DIFF线出现向上突破趋势,有在0轴下方形成金叉的可能,表明当前市场做空的气氛趋向缓解,反弹概率增大。

均线方面,1月15日,荣昌生物股票的5日均线停止下探转为向右上方突破上升,1月17日,10日均线同样出现停止下探趋势。从均线角度来看,若后续10日移动平均线与5日移动平均线分离并上行时,表明多方力量确定增强,则买入时机出现。

不难看到,不论从估值还是技术面来看,荣昌生物都满足了底部反转的条件,某种程度来看,此次年报预告或许就是其后续股价反攻的导火索,然而公司在年报盈利预测公告发布次日的收跌表现,却让此次公司股价反弹预期出现了些许变数,因此,找到基本面亮点拉动市场情绪或许就成为荣昌生物接下来股价启动的关键。

短期能否找到上涨催化剂?

近日,在JPM大会上,荣昌生物宣布了其在2025年即将迎来的一系列重要进展。

其中在核心品种方面,公司泰它西普在中国的重症肌无力(MG)适应症以及维迪西妥单抗HER2阳性肝转移乳腺癌适应症有望获批;同时,公司一系列新的上市申请将递交,包括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IgAN)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RC28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以及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及HER2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

在抗肿瘤领域,除维迪西妥单抗外,公司目前还有5款临床阶段癌症治疗药物,包括靶向MSLN的ADC在研药物RC88、PD-1/VEGF双抗RC148、靶向c-MET的ADC产品RC108、靶向CLDN18.2的ADC产品RC118、靶向DR5的ADC产品RC248。这些产品正在进行近30项临床研究,适应症涵盖尿路上皮癌、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

不难看出,在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之外,荣昌生物正加速布局抗肿瘤ADC新药产品。根据公司在JPM大会上的介绍,荣昌生物的RC278在有效载荷、连接子和位点特异性结合等方面实现创新和技术迭代,有望成为一款FIC/BIC潜力的ADC药物。

但该药短期内商业化无望,如果从业绩-股价催化角度来看,泰它西普依旧是荣昌生物在2025年的主要支撑。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泰它西普作为全球FIC的BLyS/APRIL双靶点抑制剂,海外SLE、重症肌无力、IgA肾炎、干燥综合征均进入关键临床阶段。但以其主打的SLE适应症为例,在海外市场,包括泰它西普在内共有5款创新产品处于III期临床,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而在重症肌无力(MG)适应症市场潜力较大。以此前全球上市的Argenx个的艾加莫德为例,该药仅凭MG单适应症,上市两年实现12亿美元销售额;阿斯利康也凭借雷夫利珠单抗在其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19.65亿美元和29.65亿美元销售额。目前泰它西普的MG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已达到主要终点,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获批上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MG患者约120万人,包括中国22万,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为72.4亿美元。

不过从竞争市场来看,当前重症肌无力靶向治疗可分为靶向B细胞通路、补体C5抑制剂及新生儿受体FcRn拮抗剂。其中,补体C5、FcRn靶向治疗均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且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FcRn靶向治疗MG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可以看到,已上市的5款MG治疗产品中,均为补体C5抑制剂或新生儿受体FcRn拮抗剂,泰它西普能否靠新适应症创出一片天还要看今年国内上市后的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泰它西普是一款拥有潜在多适应症治疗能力的创新药物,但在当前国内创新出海不断的背景下,却“怀才不遇”尚未寻到合适的海外买家实现重磅BD,而这也是限制荣昌生物估值想象力和长期价值走向的原因之一。所以目前来看,荣昌生物在短期技术面上股价反弹的趋势较为明显,但长期来看,公司估值的增长依旧需要重磅里程碑催化。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