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大 + 缩小 - | |
逆势上涨,18C第一股限售解禁后的晶泰控股-P(02228)配置价值持续释放
推荐 16 利好 20 利淡 5 智通财经
|
|
作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以及港股18C规则下首个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晶泰科技自今年6月13日登陆港股以来,受到业界和市场的广泛青睐,上市当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唐家成俱亲临现场。如今,公司上市已满6个月,部分限售股完成解禁。连续2天超过10亿港元的交易金额,也体现了投资人对这只18C第一股的格外关注和热情。 18C锁定新规 战略投资人长期看好 去年3月港交所推出18C改革,允许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这是继2018年18A改革之后又一重磅改革。具体来说,港股18C瞄准的五大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和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和农业技术,可以说涵盖了目前“硬科技”含量最高的新质生产力赛道。 港交所推出18C改革,对企业的科技属性和市值门槛要求较高,是面向真正受资本青睐的独角兽科技企业量身定制。不难看出,18C的初衷主要为了吸引具备国际领先技术与较高壁垒,而收入规模尚未充分兑现其巨大商业价值的高成长性特专科技企业有登录资本市场的机会,所以为了帮助中小投资人判断,18C引入了颇具门槛的“领航资深投资者”概念。要达到这类领航资深投资者的门槛,投资人需要有150亿港元或以上的资产/基金管理规模,或在特专科技领域有50亿港元或以上的投资,或是有重大市场份额及规模的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 根据现有18C规则,针对未商业化公司,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禁售锁定期或高达12个月,而非传统的6个月。18C规则中对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的要求是锁定2-5家,在上市申请前12个月内,合计持股至少或超过10%或投资总计达到或超过15亿港元。根据晶泰科技的招股书,目前锁定的领航资深投资人达到封顶的5家,分别为意像架构(腾讯)、红杉资本中国、五源资本、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合计比例达到了39.13%,远超联交所规则的要求。这些颇具市场影响力的投资人的额外锁定,也体现了投资者们对晶泰科技作为这一赛道领跑者长期发展的信心。 因此,12月13日,除了上述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及公司创始人团队外,晶泰科技实际一共解禁包含基石投资者的6392.3万股,其成本价即公司IPO发行价5.28港元;及IPO前投资者的11.55亿股。按照晶泰科技目前展现出来的交易量水平来看,此次解禁的股数也算不上什么“洪水猛兽”。 在资金层面上,12月以来,晶泰科技在二级市场交投活跃。以12月12日为例,晶泰科技全天成交量高达1.68亿股,单日成交金额达到7.49亿港元;12月13日和12月1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单日交易金额更是分别达到了16.44亿港元及14.09亿港元。近一个月来,公司股票的平均换手率明显提高,为2.25%,12月13日及12月16日两个连续交易日的换手率更是达到了10%左右的水平。解禁前近一个月日平均交易金额3.53亿港元,峰值9.84亿港元,与近两年其他在香港上市的新股解禁前的交易量相比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公司继2024年9月9日及2024年9月10日被分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港股通后,2024年11月22日再次被纳入了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而这都为公司的后续交易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前市场情绪面的担忧,主要在于基石解禁前后股价短期内或有一定波动,但此时晶泰的股价已处于较低位置,此次解禁利空出清后,凭借自身稳健的基本面,展现出较强的反弹趋势,体现了市场对这只“18C”第一股的热情。 根据12月13日“解禁日”及16日的盘面表现,晶泰科技似乎已成功度过解禁考验,或已迎来下一阶段股价反弹的关键转折点。 长期价值获市场认可,当下已具配置潜力 就优质核心资产而言,长期价值远比短期波动重要,晶泰科技便是如此。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晶泰科技之所以被称作“国内AI制药第一股”、“AI+机器人第一股”,在于其主要业务之一是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从药物研发到临床试验前的大小分子医药产业链,提升生物医药客户研发效率与成功率,取得创新突破。 拥有强大的技术和投资团队,是晶泰科技得以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晶泰科技三位创始人均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与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为校友,且与MIT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如与Bradley 而公司也凭借创始团队扎实的技术背景,在量子物理、AI、大规模机器人实验领域建立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确立了 对于一家正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技术企业来说,公司的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于国内外药企研发管线的持续签单合作上,还体现在研发成果转化后的能力上。从商业模式来看,区别于AI 公开资料显示,晶泰科技已为全球300多家机构提供服务,其中不乏全球顶尖的生物技术与制药巨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 受益于此,晶泰科技近年来业绩增长较为稳健,2021至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6.7%。2024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的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药物发现业务同比增长了近7成。值得注意的是,晶泰科技在将其技术向新技术、新业务领域持续拓展中也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今年10月10日,晶泰科技与强生公司下属杨森生物技术公司(Janssen Biotech, Inc.)签署大分子药物发现 AI 除了在AI+医药方面的核心业务,晶泰科技也开始凭借自身的 例如,今年8月,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签署5年合作协议,预计将分期获得约1.35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付费,共同开发一系列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工业应用潜力的差异化新材料,并为协鑫打造材料领域大模型驱动的AI+自动化数智创制系统。 从市场角度来看,据工信部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将达到10万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3.5%。AI技术对材料科学的赋能作用显著,AI材料科学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76%。 而作为AI+新材料领域发展的关键一极,掌握先进AI与自动化技术的晶泰科技正通过合作,加速赋能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提高自身创新技术的商业转化效率,推动AI+新材料逐渐成长为公司的又一重要增长曲线。 估值增长潜力正持续释放 从目前全球行业发展情况来看,AI制药依旧方兴未艾。 目前来看,跨国MNC已开始大规模拥抱AI技术。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3年,跨国药企的AI相关合作交易数仅为11笔,而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交易数便达到21笔,总金额超过120亿美元。其中,艾伯维更是以2.13亿美元收购了一家AI小分子公司Landos 而在国内,2024年上半年,海外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AI制药企业就有6家,其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a16z、ARCH Venture 而在美股市场AI制药标的已获得华尔街投资者的广泛青睐。以知名AI制药企业Roivant 除了Roivant 而作为AI制药领军企业的晶泰科技,以及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唯一一家AI for |
|
免责声明 : 以上资讯仅供参考。AASTOCKS.com Limited对以上资讯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品质,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陈述或予以认可,并明确表示不对任何由本资讯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引致之损失或损害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或为其引起的损失负责。以上资讯或反映了相关文章或专题作者的的个人意见和观点,并不代表AASTOCKS.com Limited的立场。以上资讯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AASTOCKS为任何投资作出招揽丶提出要约丶意见或推荐,或对任何证劵或投资的收益或是否合适提供法律丶税务丶会计丶或投资意见或服务。投资者必须按其本身投资目标及财务状况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