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大 +    缩小 -
开源证券:数据、算力成智驾能力进阶关键 车企端华为系、小鹏、理想、蔚来及小米等领先
推荐
18
利好
40
利淡
15
AASTOCKS新闻
内地汽车股今日(4日)抽上,小米(01810.HK)曾高见40.1元创历史高,最新报39.3元攀升3.6%,比亚迪(01211.HK)走高4.2%报286元,理想-W(02015.HK)股价抽上9.3%报94.75元,蔚来-SW(09866.HK)走高4.8%,而小鹏-W(09868.HK)抢上14.5%报66.95元。

开源证券发表内地汽车行业报告,年初销售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内地「以旧换新」政策接续,料对销量有一定的支撑,尤其是第二季开始预计较好。分结构看,第一是新能源车预计继续渗透;第二是高阶智驾有望迎来加速渗透。特斯拉FSD可能入华引发「鲶鱼效应」,有望推动华为系、小鹏、理想等领军车企加速技术进阶,并推动消费者逐步认可智驾。同时,智驾加速渗透的关键在於降本,2025年有望见证比亚迪、小鹏等大力推动智驾平权;第三是出口短期有所放缓,欧盟关税政策有望缓和是利好,海外产能投放尚需时间。

相关内容《大行》摩通将比亚迪(01211.HK)列入正面催化观察
投资建议方面,该行料内地政策有望延续需求有支撑、智驾加速渗透在即,关注智能化龙头政策有望延续需求有支撑,重点关注智能化龙头发展机会,优选龙头华为系及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而比亚迪智能化发力後有望补齐短板、巩固新能源龙头地位。

开源证券表示,从技术端,端到端、大模型成为众多车企追捧的路线,能力上限有望得到大幅提升,并且数据、算力将成为智驾能力进阶的关键。端到端模型可以避免信息传递时的损失,通过让模型学习大量驾驶数据,形成老司机般的驾驶能力。端到端算法主要依赖算力及数据的大量积累,需要大量的投入:理想表示每年在训练算力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小鹏表示每年要投入7亿人民币用於算力训练。目前,特斯拉、华为、理想、小鹏等车企纷纷推进端到端算法布。

小鹏发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尤其是引入AI大语言模型XBrain架构後,自动驾驶系统拥有了人类大脑般的理解学习能力,处理复杂甚至未知场景的泛化处理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提升2.6倍,2025年小鹏云端的算力将会达到10EFlops以上。

相关内容《大行》中银国际:小鹏(09868.HK)产品结构或影响上季整车毛利率提升幅度
理想推出「快慢双系统」,其中「端到端模型」对应於系统一,负责快速响应和直觉性决策,而系统二涉及更为复杂的思维推理能力,用於解决需要深入思考或推理的复杂问题,以及在遇到未知场景时的应对策略。得益於庞大的训练数据、强大的算力和AI能力评测体系,端到端+VLM智能驾驶系统快速迭代,相较於7月,MPI平均接管里程提升3.5倍,训练模型数量增长至500万clips。

小米智能驾驶系统HAD将在12月底全面推送先锋版,并率先搭载在小米SU7 Pro、SU7 Max和SU7 Ultra车型上。这次升级最大的亮点是接入了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小米认为目前行业内主流的端到端大模型多为生成式模型,直接生成行驶轨迹。但如果训练不到位,可能出现「幻觉」现像,导致判断失误。对此,小米进行了创新。其模型不再简单生成单一轨迹,而是实时生成多条合理轨迹,并从安全、舒适、合规和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择最优方案执行。这种筛选式的轨迹 决策机制大幅提升了驾驶的稳定性和拟人化程度。

目前,智能驾驶成为消费者买车的重要考量因素,推动车企加速布局智驾相关业务,华为系、小鹏、理想、蔚来、智己、小米等企业相对领先。同时长城(02333.HK)、长安(000625.SZ)、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也在加速推动智驾功能落地。小鹏指P7+及後续车型将不再区分Max和Pro版本,全系标配AI智驾,目前P7+持续展现爆款实力,预计後续高阶智驾版车型占比将明显提升;小米汽车智驾激活率达88%。(wl/da)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重申消费补贴将成为智能手机OEM和供应链短期积极催化剂 小米(01810.HK)舜宇(02382.HK)瑞声(02018.HK)比亚迪电子(00285.HK)丘钛(01478.HK)将是主要受益者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