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避險基金近期對 AI 相關技術硬體的買盤持續升溫。高盛集團 (GS.US)       最新報告顯示,全球避險基金本月對 AI 技術硬體的投資部位創下 2016 年來新高,主要資金流向半導體及晶片類股,同時受益於 AI 浪潮的記憶替晶片「超級週期」正加速擴散,三星、SK 海力士等大廠已將 DRAM 和 NAND 閃存價格上調最高達 30%。
高盛指出,避險基金 10 月買盤集中於半導體及相關設備股,尤其青睞亞洲與美國企業,顯示投機資金押注 AI 市場續漲。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的熱門族群、被視為 AI 算力「後援」的美國電力公司,已漸失資金青睞。避險基金的焦點轉向體量較小的 AI 概念公司,並減少對「科技七巨頭」的關注。這一趨勢推動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資金流入,而避險基金對中國市場的押注部位更創「多年新高」。
記憶體晶片市場的漲勢尤為強勁,《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指出,三星、SK 海力士等供應商第四季將持續調漲記憶體產品報價,DRAM 與 NAND 價格漲幅恐達 30%,反映 AI 驅動的記憶體需求激增。
另據花旗與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第四季 DRAM 平均售價將上漲 25%-26%,季增逾 10%。
南韓 KB 證券分析師 Jeff Kim 更指出,若漲勢延續,明年非 HBM 晶片的獲利能力恐超過高頻寬記憶體 (HBM)。
與此同時,高盛上調對中國主要雲端廠商的資本開支預測,核心邏輯是 AI 推理需求飆升。該投行預估,阿里巴巴 2026 至 2028 財年合計資本開支將達 4600 億元人民幣,遠超此前 3800 億元目標。高盛認為,更高的計算效率將提升資本開支向雲收入的轉化率,加速收入增長。
戰略差異上,阿里巴巴在外部 AI 雲端收入及企業級服務領先,商業化路徑清晰,字節跳動則憑藉「豆包」聊天機器人在 To-C 領域佔據日均 token 消耗量優勢,展現消費端 AI 應用探索決心。
中國多模態大模型全球競爭力愈發顯著,例如 Airbnb 已大量採用阿里巴巴 Qwen 模型支持客服代理,凸顯中國開源模型的國際認可。
To-C 應用方面,除「豆包」加速整合電商功能,阿里夸克推出的「造點」AI 圖像視頻創作平台,預示中國 To-C 聊天機器人有望走向廣告驅動的商業化。
估值層面,高盛認為當前 AI 領域尚未出現泡沫,美國 AI 資本開支熱潮將持續至 2026 年。數據顯示,騰訊、阿里 2026 年預期本益比分別為 21 倍、23 倍,低於谷歌的 24 倍及亞馬遜、微軟的 28-30 倍,處在合理區間,因此重申對阿里、騰訊的「買入」評級。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