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基金
外匯、加密貨幣
滬、深港通
港股
 
納斯達克
 
恆生指數
 
道瓊斯
 
標準普爾
 
 
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AI「脈衝式」耗電驚人!美電網老舊瀕崩潰 專家:電力荒正逼出全球算力大遷徙
無論是美國的一般民眾,還是科技巨頭,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缺電」困境,而在這場危機背後,一個日益凸顯的「元兇」正是近年來掀起熱潮的 AI。專家最新指出,AI 算力如同「電老虎」,正在瘋狂吞噬美國原...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AI「脈衝式」耗電驚人!美電網老舊瀕崩潰 專家:電力荒正逼出全球算力大遷徙
鉅亨網新聞
推薦
1
利好
0
利淡
1
 
 

無論是美國的一般民眾,還是科技巨頭,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缺電」困境,而在這場危機背後,一個日益凸顯的「元兇」正是近年來掀起熱潮的 AI。專家最新指出,AI 算力如同「電老虎」,正在瘋狂吞噬美國原本該穩定供應的電力資源,讓本就脆弱的電網雪上加霜。

根據美國能源研究所 (IER) 估算,OpenAI 旗下名為「Orion」的大模型在進行一次完整訓練時,耗電量高達約 110 億度(kWh)。這數字相當於大約 100 萬美國家庭整整一年的用電量,也足夠一輛特斯拉 Model 3 行駛 440 億英里,這個距離甚至可以往返海王星三次,如此龐大的電力需求,正讓美國電力系統不堪負荷。

美國當前的「電力缺口」問題,早已不是簡單的國內能源供應難題,而是正在演變為一個足以撬動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關鍵變數。

隨著全球 AI 算力競賽不斷升溫,電力已從一種基礎資源升級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稀缺資源,資本的流向因此發生重大轉變,多國被迫重新調整自身能源與科技發展戰略,全球產業鏈也正圍繞「電力可及性」展開新一輪佈局。

目前美國面臨的缺電困局,是 AI「脈衝式」耗電特性與本國 C + 級老化電網之間激烈碰撞的結果。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評估,美國電網的整體健康狀況僅獲得 C + 的評級,70% 的變壓器已超過 25 年的設計使用壽命,輸電線路的平均使用年限更是達到 40 年。

過去十年,美國對於電網的投資大多集中在維護和替換老舊設備上,新增輸電能力的建設嚴重落後。北美電力可靠公司 (NERC) 評估指出,美國電網的負載備用率僅 20%,抗衝擊能力明顯不足。

同時,AI 資料中心的用電模式呈現出顯著的「脈衝式」特徵。在模型訓練期間,電力需求會在短時間內急劇飆升,導致電網電壓出現劇烈波動,遠遠超出傳統工業用電的平穩負載範圍。

中國華創證券分析指出,這種用電模式對現有電網設計構成巨大挑戰,NERC 也發出警告,表示可能引發電網頻率失衡,甚至導致大面積停電的風險上升。

隨著 AI 算力需求的持續激增,美國電網的脆弱性被進一步放大。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發布的《年度電力報告》顯示,2024 年美國單位用戶的平均停電時長達 662.6 分鐘,年增率 80.74%。在資料中心高度集中的維吉尼亞州與德州,停電時長分別為 962.1 分鐘和 1614.3 分鐘,年增率分別為 228.59% 和 176.85%。

當 AI 的「脈衝式」耗電需求與電網的「老舊軀體」迎頭相撞,這場危機不僅嚴重限制 AI 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更暴露出美國在基礎設施投資上的長期落後與新興技術需求之間的深層矛盾。如果不盡快打破制度性障礙、加大電網投資力度,美國在 AI 領域的算力優勢很可能因為電力短缺而化為泡影。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業界正在探索多種可能的破局路徑,包括增加燃氣渦輪部署、完善儲能配套設施、重新佈局核電以及推動算力向海外轉移。

根據 EIA 預測,2030 年,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 945 太瓦時,佔全球總用電量的近 3%,相較於 2024 年將成長超過一倍。光是 OpenAI 一家公司,計畫在 2033 年前部署的算力中心,新增加的電力負載就將超過美國目前全國最高用電負載的四分之一,但美國電網現況卻顯得捉襟見肘:345kV 變電站的交付週期長達 128 週,輸變電工程師缺口高達 20 萬人,根本無法滿足算力中心對電力的龐大需求。

此外,美國的土地私有制度與嚴格的環保法規也進一步拖慢電網升級的步伐。跨州輸電工程常因為土地徵用糾紛而延誤數年,而依據《國家環境政策法》(NEPA)進行的環評流程,最長可達 18 至 48 個月。

加州太平洋燃氣電力公司透露,資料中心併網審批週期通常需要 3 至 5 年。這種制度性約束使得電網升級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電力需求的成長速度。資料中心的建造週期僅需兩年,而輸電線路的建設往往需要十年以上。

供需失衡的直接後果,是電價的快速上漲。根據 EIA《月度電力產業報告》,維吉尼亞州和伊利諾州居民部門今年 8 月的平均電價分別達到每度 16.01 美分和 18.09 美分,分別年增 12.99% 和 15.81%,部分地區電價甚至漲至每度 20 美分。

面對電力短缺與「缺適配 AI 的電力」這一結構性瓶頸,美國能源部近日敦促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加快資料中心併網審批流程,擬將審批時間從目前的數年大幅壓縮至 60 天,以緩解併網難題。

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們也積極尋求「多通路」的電力供應策略。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 (BNEF) 預測,到 2035 年,全球 AI 資料中心將需要額外 362GW 的電力,遠高於目前水準。

在華爾街對 AI 投資報酬的強烈要求下,企業已無法坐視能源成為發展瓶頸。為此,大型科技公司正紛紛增加對核能和地熱能的採購力度,並積極探索「表後供電」模式,即在資料中心附近自建發電設施,以規避電網波動帶來的風險。

瑞銀周三 (19 日) 指出,AI 的未來發展高度依賴於能源基礎設施的支撐,其潛力能否充分釋放,取決於大規模投資升級能源體系的前景,而穩定且成本可控的電力供應,將是 AI 成功落地的關鍵。

面對這場由 AI 驅動的全球電力爭奪戰,資本已經開始大規模佈局。高盛研究指出,電力短缺正催生包括燃氣渦輪機、儲能、核電、電網升級與算力基礎設施在內的五個上兆美元級別的投資賽道。

光是 AI 資料中心所需的儲能配套,預計就將突破 200 吉瓦時。這場能源重構不僅關乎科技突破的速度,更悄悄地重塑全球數位權力的新秩序。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
公佈日期
指標
暫時沒有相關新聞。
 
美股網站地圖
支援電郵: support@aastocks.com
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
閣下明確同意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風險是由閣下個人承擔。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確保所提供資訊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他責任)。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對資訊不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要約、陳述或保證 (包括但不限於可銷售性及特殊用途合適性的資訊保證) 。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或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不會就任何原因導致的中斷、不準確、錯誤或遺漏或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損害賠償(不論直接或間接、相應而生、懲罰性或懲戒性)對任何人承擔責任。

AASTOCKS.com Ltd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由於不可抗力的事故或在AASTOCKS.com Ltd不可合理控制的情況下導致的損失或損害,如颱風、暴雨、其他自然災難、政府或有關機構的限制、騷動、戰爭、病毒爆發,網絡故障或電信故障,引致AASTOCKS.com Ltd不能履行協議內的責任或提供服務。

Morningstar 免責聲明:版權所有©2020 Morningstar,Inc。保留所有權利此處包含的資料,數據,分析和意見(“信息”):(1)包含Morningstar及其內容提供者的專營資料; (2)除特別授權外,不得複製或轉載; (3) 不構成投資建議; (4)僅供參考,(5)並未為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間性作出保證。Morningstar對於閣下使用任何相關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有關交易決定、傷害及其它損失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請在使用所有資料前作出核實,並且在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前勿作任何投資決定。 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任何投資項目的價值及所得收入皆可升可跌。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或任何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之信息服務基於「現況」及「現有」的基礎提供,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AASTOCKS.com Limited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漏。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 閣下可自行决定利用本網站的財金教學作學術參考用途,但 AASTOCKS.com Limited不能並不會保證任何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現在或未來的購買或出售評論和訊息會否帶來贏利。過往之表現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AASTOCKS.com Limited不可能作出該保證及用戶不應該作出該假設。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AATV是AASTOCKS.com Limited旗下的視頻網站平台。

閣下確認:(i) AATV只為提供資訊,並不為了任何交易目的;(ii) AATV節目內容以及其提供的資料並不構成任何AASTOCKS為售賣任何證券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或投資意見或服務;及(iii)AATV並非為任何人士或法律實體在其他司法管轄區或國家使用,而在當地可能因該使用或分發而違反當地法律或法規。

AATV中節目內容中的個人意見和觀點僅供參考及討論,亦並不代表AASTOCKS.com Limited的立場。投資者必須按其本身投資目標及財務狀況自行作出投資決定。AASTOCKS.com Limited不對以下任何情況對閣下或任何人直接或間接負責:(i)AATV的不准確性,錯誤或遺漏,包括但不限於報價和財務數據; (ii)AATV中節目傳輸的延遲,錯誤或中斷; (iii)閣下由AATV中節目內容招致任何損失。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本免責聲明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法律管限。閣下同意接受香港法院的專屬司法管轄權管轄。

本免責聲明的中英原文如有任何岐異,一切以英文原文為準。

更新日期為: 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