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周五 (14 日) 引述消息人士最新報導指出,歐洲金融穩定官員近期密集討論降低對美國金融體系依賴的方案,核心議題圍繞整合非美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建構替代聯準會 (Fed) 資金支持機制的儲備池,以應對潛在的政治風險。
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討論始於對川普政府恐將 Fed 美元互換等工具「武器化」的擔憂。Fed 向其他央行提供美元貸款的機制,素來是全球金融動盪時的「生命線」,但今年 4 月川普關稅威脅震動市場時,歐洲官員的焦慮達到頂峰,尤其令他們有所警惕的是,明年 5 月 Fed 主席鮑爾離職後,新主席是否會更深度綁定金融工具與地緣政治,歐洲央行 (ECB) 正為此做「最壞情景」準備。
整合非美央行美元儲備的方案雖在探討,但面臨現實阻礙。知情人士指出,非美國央行合計持有的美元儲備規模遠不及 Fed,僅能應對局部、短期流動性緊張,在全球性危機中難起決定性作用。
此外,後勤協調與政治博弈的雙重挑戰亦不可小覷。若 Fed 暗示中斷互換額度,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壓力,屆時單一央行更難抽調自身儲備。
不過,歐洲並非無先例可循。東協與中、日、韓等建立的「清邁倡議」,作為多邊貨幣互換安排已擴容至 2400 億美元,日本央行 (BOJ) 總裁植田和男近期亦強調此類多層次工具的重要性。
除儲備池外,歐洲官員還在推動銀行加強韌性,要求制定非美市場美元獲取計畫,並進行壓力測試。
事實上,Fed 美元互換機制的重要性遠超過外界想像,因其控制約 97 兆美元外匯掉期市場,相當於全球 GDP 總和,2020 年疫情期間高峰使用額達 4490 億美元,是防止海外動盪波及美國的關鍵屏障。
儘管部分 ECB 官員認為,失去互換額度非首要擔憂,但自今年初起,相關討論已頻繁出現在 ECB 會議議程之中。
這場圍繞金融自主權的博弈,正從「潛在風險」逐步走向實質行動。目前,歐洲官員最擔心的仍是鮑爾任期結束後的變數。對此一位參與討論的歐洲官員說:「我們需要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