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周一 (10 日) 正式推出自有 AI 智能體「TIME AI Agent」,象徵著這家百年媒體正式擁抱 AI 互動時代。該智能體由《時代》與 Scale AI 共同開發,是其目前 AI 方向最大規模的落地產品,支援全文語意檢索、文字摘要產生、跨語種音訊播報等核心功能,使用者可透過自然語言呼叫雜誌內逾百年的歷史內容。
系統基於《時代》自建內容索引構建,涵蓋約 75 萬篇檔案資料,預設不接入開放網絡,確保生成內容僅源自自有資料,其底層由大語言模型 (LLM) 驅動,結合 RAG(檢索增強生成)機制,可理解複雜自然語言請求並拆解任務,支援開放式多輪對話,產生《時代》風格的文本摘要或語音簡報,目前已試點部署於政治與娛樂內容。
內容安全是產品設計重點。《時代》強調生成內容需具備作者署名與原始引用,透過風格控制系統確保符合媒體語言規範;預設輸入過濾器攔截有害語言,並完成 Prompt Injection、越獄攻擊等紅隊測試,在內容、編輯、風格三方面設內置防線。
此外,TIME AI Agent 支援 13 種語言(含中、英、法、阿等),涵蓋全球約 40% 非美國用戶。
《時代》此次跟 Scale AI 合作並非《時代》首次 AI 探索,此前雙方曾推出「年度人物」AI 聊天工具。在 Scale AI 共同開發背景下,產品更強調情境一致與可控性,目標非生成無來源內容,而是「增強《時代》內容的再分發與使用」。
《時代》主編 Sam Jacobs 表示,若網路消費轉向 Agent 體驗,《時代》必須適應這一趨勢,因用戶已習慣與 Agent 長時間互動,希望透過此工具讓更多人花時間閱讀雜誌報導。
媒體 AI 化已成潮流;《Forbes》已經推出生成式搜尋工具 Adelaide,英國《金融時報》上線「Ask FT」,《華盛頓郵報》開發「Ask The Post AI」,均從資訊展示轉向可調用、可提問的內容服務。
目前,AI Agent 正逐步成為內容產業新互動入口,而《時代》的入局也為這一趨勢再添指標案例。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