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和金融界的重量級人物正在激烈辯論,圍繞著人工智能 (AI) 領域的爆炸性增長是否構成了泡沫,以及投資者應如何應對這一現象。雖然市場上有聲音警惕著泡沫破裂的風險,但也有觀點認為,這種經濟熱潮可能帶來積極的影響。
Groq 執行長:泡沫能吸引人才
AI 晶片新創公司 Groq 執行長 Jonathan Ross 周一 (27 日) 在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峰會的間隙接受採訪時表示,擁有 AI 泡沫可能不是一件壞事。他指出,這其中有微妙的差別和細微的考量。「泡沫是大量經濟活動正在進行的標誌,它能吸引各種人才。」
Ross 表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 AI 是否處於泡沫之中,而在於人們是否正在進行正確的投資。他強調,若專注於「真正的 AI 創新」,投入再多資金也不嫌多,並且將會獲得巨大的回報。
Ross 樂觀地預測:「投入這場 AI 熱潮的資金是否會連本帶利地回報?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Ross 擁有深厚的 AI 晶片設計背景,他在 2016 年創立 Groq 之前,曾在 Google 擔任工程師,協助設計了專門為 AI 模型設計的 Tensor 處理單元 (TPU) 晶片。TPU 晶片是 Nvidia 圖形處理單元 (GPU) 的替代方案。
華爾街與科技巨頭的謹慎觀望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在十月表示,人們不應該將 AI 的整體視為一個泡沫。戴蒙預計:「雖然其中有些事物可能處於泡沫之中,但總體而言,它很可能會獲得回報。」
戴蒙敦促投資者必須逐一審視項目,判斷它是否正在推動泡沫,還是擁有「能夠帶來生產力、並使投資得到回報的實質發展」。
然而,前 Meta 高層主管 Nick Clegg 則發出了更為謹慎的警告。他坦言,AI 領域「當然具有一些看起來像泡沫的顯著特徵」,並提醒投資者應為潛在的衝擊做好準備。
Clegg 在接受採訪時描述了當前市場的狂熱景象,稱這是「幾乎每天、每小時都在進行的絕對痙攣式的交易活動」,暗示市場可能正在走向修正。
Clegg 曾於 2010 年至 2015 年擔任英國副首相,並在 2018 年加入 Meta,直至他預計於 2025 年 1 月離職。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