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政府上月宣布接管中國控股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該公司前身為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I.US) 旗下標準元件部門。根據荷蘭法院周二 (14 日) 公開的文件,這項罕見舉措是在美方強烈施壓下進行。美國曾警告,若 Nexperia 不撤換其中籍執行長張學政(Zhang Xuezheng),恐被列入貿易黑名單。
文件顯示,美國商務部轄下國際安全暨防擴散局 (BIS) 官員 6 月與荷蘭外交部會面時指出:「幾乎可以確定,若要獲得豁免、不被列入實體清單,必須更換現任中國籍執行長。」荷蘭政府隨後於 7 月依據冷戰時期制定的《經濟安全法》強制接管安世半導體,以確保關鍵零組件供應安全。
美方關切在於,Nexperia 雖總部設於荷蘭,但自 2019 年被中國聞泰科技 (Wingtech Technology) 收購後,恐難維持經營獨立性。聞泰科技自 2024 年底起已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而美國川普政府上月更擴大規範至旗下子公司。
安世半導體表示,公司遵守所有出口管制與制裁規定,並已依荷蘭法院命令撤換張學政,由歐洲籍財務長暫代職務。
治理疑慮與美中角力交織
法院裁定指出,安世半導體內部審查發現,公司今年向一家名為 WSS 的中國企業下達高達 1.3 億美元的不必要晶圓訂單,其中大部分最終未被使用而淪為庫存。判決認為,張學政未採取足夠措施防範美方制裁風險,亦未依政府要求成立具監督權限的董事會,以確保荷蘭分公司運作獨立。
荷蘭貿易部長德菲仕 (Aukje de Vries) 表示,接管安世半導體主要基於公司治理與國家安全考量,否認外界指控荷蘭屈服於美方壓力。然而,根據法院文件,美方 6 月便已明確表示對公司治理結構與管理層人選的疑慮。
安世半導體生產的晶片雖非尖端產品,但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與消費裝置,是全球關鍵供應鏈的一環。荷蘭此舉凸顯歐洲企業在美中科技角力中日益艱難的處境。此前,在美國要求下,荷蘭晶片設備巨頭艾司摩爾 (ASML.US) 亦被迫停止對中國出口部分高階光刻機。
北京強烈不滿 歐中摩擦升溫
中國商務部與中國駐歐盟商會批評,荷蘭此舉是「現代經濟劫掠行為」。北京隨即對安世半導體祭出出口管制措施,影響其位於廣東的主要生產基地。聞泰科技則在中國發布聲明,強調荷蘭接管不會對短期研發與生產造成重大干擾,並已著手提出法律上訴。
歐盟方面則逐步強化對中國的貿易防禦措施。《彭博》報導指出,歐盟正考慮要求中國企業若欲在歐營運,必須與歐洲公司成立合資企業或技術共享,同時計畫加倍徵收鋼鐵進口關稅。
截稿前,張學政及 Nexperia 公司目前皆未回應最新判決內容。安世半導體前身為荷蘭恩智浦半導體旗下部門,2017 年被中國投資人收購後,於 2019 年轉手給聞泰科技。目前張氏家族持有聞泰約 15.4% 股份。
此案凸顯歐洲在美中戰略科技對峙中的艱難平衡:一方面依賴中國供應鏈與市場,另一方面又必須回應美方對關鍵技術安全的關切。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