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領先企業 OpenAI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周一 (6 日) 宣布達成一項巨額算力基礎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共部署總計 6 吉瓦 (GW) 的算力設施。隨著算力規模擴大及條件達成,OpenAI 可透過行使取得超微約 10% 的股權。這一消息在矽谷與華爾街引發震動,被視為 AI 算力格局的關鍵轉折。
華爾街分析師迅速對上述交易作出正面評價。知名券商傑富瑞首席分析師 Blayne Curtis 將超微目標股價從每股 170 美元大幅上調至 300 美元,罕見地在公司重大合作後快速調整預期。
Curtis 指出,儘管上周已因伺服器業務強勁上調超微估值,但 OpenAI 的合作更印證其 AI 路線的潛力,「這筆交易讓超微的 AI 擴張前景更具確定性」。
瑞銀分析師 Timothy Arcuri 則將超微目標價從 210 美元提至 265 美元,認為市場正重估超微成長空間。交易可能助超微斬獲近三分之一的 GPU 市占率,遠超預期,並預示著 AI 硬體支出將進入高速成長期。
這一合作被普遍視為對輝達的直接挑戰。美股散戶平台 Stockwits 上,輝達股價情緒從周一的「中性」迅速轉為周二早盤的「看跌」,有散戶預測輝達股價將跌至 150 美元,較周一收盤價少近 20%,甚至有人斷言輝達災難來了,認為超微與英特爾將聯手擠壓輝達的市場。
市場擔憂集中在兩點:一是超微 ROCm 開源軟體很可能打破輝達 CUDA 的生態壟斷,二是 OpenAI 的股權綁定恐使自家策略向超微傾斜。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影響有限。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只要 AI 算力市場整體成長,超微與 OpenAI 的合作對輝達 (NVDA.US) 衝擊可控,關鍵在於輝達能否在技術迭代中保持領先。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也公開安撫,強調與超微的合作僅為補強,OpenAI 仍打算擴大與輝達的合作。
事實上,OpenAI 跟輝達上月剛達成 10 吉瓦算力協議,輝達更承諾投資 1000 億美元支持 OpenAI 採購設備,這與超微合作中「股權綁定 + 算力共建」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關注的是,超微向 OpenAI 提供的認股權證賦予其未來影響公司策略的權力,而輝達則始終以供應商身分參與。
AJ Bell 市場主管 Dan Coatsworth 認為,這種深度綁定使 OpenAI 與超微的合作更具戰略協同性,恐重塑 AI 算力供應鏈的權力結構。
目前,輝達雖憑藉 CUDA 生態佔據主導,但超微憑藉開源優勢以及跟 OpenAI 的股權合作,正試圖在高速成長的市場中撕開缺口,這場算力爭奪戰才剛開始。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