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最具代表性的七巨頭 (M7) 正面臨重新定義,投資人著手建立新組合來更精準捕捉 AI 革命紅利。自 OpenAI 的 ChatGPT 點燃全球 AI 熱潮近三年後,由輝達(NVDA.US) 、微軟 (MSFT.US) 、蘋果 (AAPL.US) 、Alphabe(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Meta(META.US) 和特斯拉 (TSLA.US) 組成的「M7」雖仍主導美股漲勢,但其絕對話語權已因 AI 投資主題的擴展而動搖。
與此同時,AI 浪潮的深化催生了一批新貴。博通 (AVGO.US) 、甲骨文 (ORCL.US) 、Palantir(PLTR.US) 等企業在 AI 基礎設施、雲端運算及軟體領域的突出表現,正改寫市場格局。甲骨文今年來漲逾 75%,Palantir 更以那斯達克 100 指數 135% 的漲幅成為年度最佳,兩者憑藉 AI 相關業務的爆發式成長,迫使華爾街重新審視「AI 贏家」的定義。
市場已湧現多種新組合概念,「Fab Four」聚焦核心 AI 玩家,「Elite 8」納入晶片巨頭博通,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更推出包含十檔股票的「Magnificent 10」指數,新成員除原七家外,新增博通、Palantir 和超微半導體,篩選標準涵蓋流動性、市值及 AI 領域領導力。
傳統「M7」內部亦現分化,即便整體仍佔標普 500 指數近 35% 權重,2026 年收益料將成長超過 15%,但成員前景差異顯著。輝達、Alphabet、Meta 和微軟被視為 AI 核心受益者,而蘋果因 AI 佈局滯後、特斯拉受電動車銷量下滑及競爭加劇困擾,成長預期轉弱。
Artisan Partners 投資組合經理 Chris Smith 說:「過去周期的贏家未必能延續 AI 時代的優勢。」
富達全球宏觀總監 Jurrien Timmer 也說:「AI 故事推進中,新玩家可能取代舊巨頭。」
目前,AI 機會已擴散至更廣領域。台積電作為 AI 晶片製造關鍵環節,通訊設備商 Arista Networks、儲存晶片商美光科技等基礎設施服務商均可受益。
Janus Henderson 投資組合經理 Nick Schommer 指出,必須跳出「M7」框架,甲骨文、博通也是新核心。
從「Mag 7」到「Mag 10」,從「Fab Four」到「Elite 8」,這場組合重構折射出 AI 投資從單一巨頭引領轉向多元生態共榮的趨勢。
當科技巨頭光環不再專屬,誰能更精準覆蓋 AI 算力、軟體、應用全鏈條,誰便可能成為下一階段市場的主導者。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