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五 (26 日) 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將自下周起恢復部分權限給波音,允許該公司員工重新執行 737 MAX 飛機的最終安全檢查。這項決定被視為波音在連串安全危機後的重要進展,有助於加速交機,並顯示監管機關對其製造流程的改善已有一定信心。
消息傳出後,波音 (BA.US) 周五盤中股價上漲 4.22%,每股暫報 222.55 美元。
恢復檢查權限 顯示監管信任回升
FAA 周五表示,波音員工將可在隔周輪替的情況下,重新簽署所謂的適航證書,讓新製造的 737 MAX 能夠交付給客戶。雖然 FAA 檢查員仍將參與核准,但這項安排象徵 FAA 對波音安全流程的信任逐步回升。
FAA 指出,這項決策是在經過嚴格審查後作出,並將讓監管單位得以重新分配人力,專注在更關鍵的監督工作。FAA 補充說,恢復部分權限不代表放鬆管制,反而能增加對波音工廠的巡查次數與即時監控。
過去,FAA 經常將例行檢查委託給航空製造商,以節省稀缺的檢查資源。然而,自 2019 年 737 MAX 兩起致命空難後,FAA 全面收回波音的相關權限,所有新機交付前都必須由 FAA 檢查員親自簽核,藉此避免生產壓力干擾員工判斷。後來,波音 787「夢幻客機」也因品質問題遭撤銷同樣的檢查自主權。FAA 周五同時宣布,將恢復波音代為執行 787 最終安全檢查的權限。
產能上調在望 危機後挑戰仍存
長期以來,檢查限制讓波音在交機流程上受限,必須配合 FAA 人員的工時安排,降低彈性。FAA 此次鬆綁,意味監管機關認可波音在生產品質管理上的改善,並為未來產能提升鋪路。
知情人士透露,FAA 也正考慮允許波音將 737 MAX 的月產量從目前的 38 架提高至 42 架。此前,由於 2024 年阿拉斯加航空發生機身門板脫落意外,FAA 指控波音過度追求產量而忽視品質,因而實施產能上限。
若限制解除,波音計劃先維持 42 架的水準觀察數月,再逐步每月增加 5 架。波音執行長歐特柏格 (Kelly Ortberg) 近日強調,需求強勁,但公司不會為追趕進度而犧牲安全,「若準備不足,就寧可多等一個月」。
不過,波音的復甦之路仍充滿挑戰。FAA 九月初曾提議對波音處以 310 萬美元罰款,理由是公司在阿拉斯加事件後,仍將存在問題的飛機提交檢查,並未遵守既有品質系統。FAA 也重申,對波音的監督將持續加強,並在工廠內設立常駐檢查員。
在這波政策轉折下,波音逐步收回檢查自主權,象徵監管機構對其重建安全文化已有初步信心。然而,從供應鏈到製造流程,波音仍須證明能長期維持品質,才能真正擺脫危機陰影。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