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9 月消費者信心下滑至四個月低點,顯示高物價壓力與就業市場降溫,正在侵蝕家庭對經濟的看法。根據密西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周五 (26 日) 公布的最終調查結果,9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5.1,低於 8 月的 58.2,也略低於初值 55.4。
高物價與就業前景打擊信心
調查顯示,受訪者普遍擔憂通膨遲遲不退,並開始對就業市場表現感到不安。調查主管 Joanne Hsu 表示,本月有 44% 的受訪者自發提及「高物價正在侵蝕個人財務」,創下一年來新高。她指出,訪談顯示消費者一方面對通膨可能再度升溫感到壓力,另一方面也擔心勞動市場惡化。
9 月的現況指數降至 60.4,前值為 61.7;預期指數跌至 51.7,創四個月來新低。儘管消費信心下滑,但擁有較大規模股票資產的家庭信心仍相對穩定,反映股市接近歷史高點所帶來的財富效應。Hsu 指出,這種差異解釋了為何近月整體消費支出仍展現韌性。
通膨預期方面,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物價將以 4.7% 的年率上升,較 8 月與初值略降,但仍屬高位。至於 5 至 10 年的長期通膨預期則從 3.5% 升至 3.7%,顯示市場對通膨長期趨勢仍存疑慮。
數據受市場質疑 但支出仍具韌性
市場部分人士對密西根大學調查的數據可信度提出批評,認為通膨預期的計算方式缺乏透明度,不同政治立場的受訪者回覆差異過大,使得加權平均值顯得矛盾。部分評論甚至將該調查形容為「失真數據」或「政治化的宣傳」,質疑其作為市場參考指標的可靠性。
然而,儘管調查結果受到爭議,其他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消費支出依然維持穩健。政府周五公布的通膨調整後個人支出已連續三個月穩健成長,顯示消費者仍是推動經濟的重要引擎。不過,物價水準依舊偏高,就業成長趨緩,薪資增幅亦放緩,使得家庭財務承受壓力。
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本周曾坦言,當前形勢對決策者而言「相當具挑戰性」,因為需要在通膨仍高與就業風險升溫之間取得平衡。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若消費者信心持續下探,可能進一步拖累支出動能,為美國經濟增添下行風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