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周一 (15 日) 獨家報導指出,澳洲政府在資料中心建設審批中未強制要求企業制定可量化的節水計畫,此一政策漏洞正引發各界對水資源分配失衡的深切憂慮。
隨著全球資料中心建設熱潮湧向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在 2021 年擴大規劃權限後,已密集批准 10 個大型資料中心項目,包括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及黑石集團 (BX.US) 旗下 AirTrunk 等科技巨頭入駐,總投資達 66 億澳元,但這些項目預計每年將消耗 96 億公升清潔用水,相當於雪梨最大供水量的近 2%,為城市水資源供給埋下危險。
審批文件顯示,不到半數的建設審批項目提交替代水源節水預估資料,即便新南威爾斯州規劃法明確規定,開發商必須「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水和材料消耗」,卻未對用水量及節水量設定量化標準。
在 10 份核准的資料中心申請中,僅三份提供開發商希望利用雨水等替代水源減少公共用水依賴的預估資料。
文件顯示,獲批興建的最大資料中心是 AirTrunk 一座 320 兆瓦的設施,該設施聲稱將收集足夠雨水,使其飲用水消耗減少 0.4%,之後獲得批准。
AirTrunk 發言人表示,早期規劃文件指的是高峰用水需求,但最近提交給雪梨水務局的後續模型確定實際用水量將顯著降低,並稱正跟雪梨水務局合作,將幾乎完全轉換為使用再生水。
至於亞馬遜,在獲批的兩個資料中心文件中,其中一個承諾最大幅度降低市政用水依賴,幅度為 15%,兩個中心共需要 195.2 兆瓦電力,在收集雨水前每年將消耗高達 9200 萬升雪梨飲用水,不過文件給出一個項目的預計用水減少量,但未提供另一項相關數據,對此亞馬遜則拒絕評論個別項目,但稱澳洲資料中心每年 95.5% 的時間避免用水冷卻,因其溫控系統更依賴風扇,而非蒸發冷卻。
微軟則為其在雪梨獲批的兩個資料中心中的其中一個給出 12% 的預計用水減少量。
由於開發商僅須揭露替代水源類型,無須說明具體用量,模糊的監管要求導致監管部門主要依據企業籠統的環保承諾審批項目,而雪梨水務局雖確認具備供水能力,卻未公開具體調配方案。
根據雪梨水務局預測,到 2035 年,資料中心用水量恐攀升至雪梨可用水資源的四分之一,也就是 1350 億公升。
值得注意的是,雪梨飲用水僅依賴單一水壩和海水淡化廠供應,在 2019 年大旱期間,曾對 530 萬居民實施限水措施。
雪梨水務局前科學家、西雪梨大學環境科學副教授 Ian Wright 表示,「供需之間已經存在缺口」,並稱隨著更多資料中心建成,「它們在乾旱時期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將非常成問題」。
地方政府對此反應強烈,多個市議會擔心資料中心與居民用水競爭加劇,有議會已要求收回審批權,甚至呼籲暫停新專案審批。這場關乎城市未來發展的水資源博弈,正考驗著澳洲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的智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