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並進行開場發言。他稱,香港特區政府已和沙特政府達成協議,由明天開始,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於抵達沙特阿拉伯的指定口岸時,辦理落地旅遊簽證,包括逗留期最長90日的多次入境簽證。此外,他還表示,會廣泛拓展國際聯繫,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全力發揮“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節點的角色,並繼續擴大海內外朋友圈,加強與中東、東盟以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和區域經貿合作,開拓更多商機,同時促進人文交流。
2025年,香港將好事連連。
第一,亞洲金融論壇昨日(一月十三日)成功開幕。今屆論壇雲集約3 600位來自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者,以及約130位來自政府、商界及學術界的演講嘉賓。今屆論壇添加了一個全新環節“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專場”,讓參與者可親身與伊斯蘭金融領袖交流,加強對相互巿場的認識,尋求合作機遇,強化香港高度國際化、連接東西方市場重要樞紐的角色。
第二,中國人民銀行聯同香港金融管理局,透過昨日的論壇宣佈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出金管局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擴容優化“債券通”(南向通)、推出利用在岸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回購業務,以及兩地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等。
我衷心感謝中央對香港金融發展一直支持,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潘功勝行長昨日在論壇上表示,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到香港上市和發行債券,並會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領域,為香港的金融發展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
我深信有關措施可以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為香港債券市場發展增添新動能,進一步深化香港和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第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備受國際認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上星期五(一月十日)發表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2024年第四條磋商討論的初步總結——認同香港的經濟正穩步復甦,同時讚揚政府及金融監管機構致力建立充滿活力而監管完善的數字金融生態圈、積極發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基金組織代表團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另一個好消息,香港特區政府已和沙特政府達成協議,由明天一月十五日開始,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於抵達沙特阿拉伯的指定口岸時,辦理落地旅遊簽證,包括逗留期最長90日的多次入境簽證。同時,沙特阿拉伯國民在香港的免簽證逗留期限會由30日延長至90日,兩項措施同日生效,入境處稍後會公佈詳情。換言之,特區護照持有人到訪全部六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即波斯灣六國,都可以享有落地簽證或免籤的便利。
2025年,特區政府會重點展開三方面工作。
第一,我們會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打開發展新天地。我們要從堅守“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的原則出發,發揮香港內聯外通,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香港一直全力拓展全球經貿網絡,至今已簽訂24項投資協定,涵蓋33個經濟體,並簽訂九份自由貿易協定,涵蓋21個經濟體。我們亦積極與更多經濟體進行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談判,為香港不同企業提供法律保障和更佳的市場條件。我們希望儘快加入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進行商討,為經濟帶來更多新增長點。
第二,我們會把握歷史機遇,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鋭意改革。我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出超過600項涉及不同範疇的政策措施,涵蓋治理體系、建屋造地、醫療體系、民生福利等範疇。例如,我們會繼續深化醫療體系改革,包括改革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和基層醫療署的職能和分工;強化公營和基層醫療服務,全方位推進基層醫療發展,進一步發展地區康健中心;改革藥械審批、採購和應用;我們將於今年公佈《中醫藥發展藍圖》,助力中醫藥國際化;我們會繼續推行和優化各項精準扶貧和聚焦弱勢社羣不同需要的措施,包括增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覆蓋範圍,以及擴展“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至全港18區。
第三,我們會堅定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會大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積極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我們會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低空經濟、成立“香港藥械監管中心”為建立國際認可的新藥監製度做好準備。在科技、人才、教育等領域,特區政府力求創新,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推動河套港深創科園發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在2025年,我和特區政府會繼續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鋭意改革、奮發作為,聚焦加強內聯外通,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同時積極改善民生,落實“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的施政理念。多謝大家。